影响高等学校学科设置的因素
高等学校学科设置的影响因素如下:
近代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学科的分化,且分化的速度有越来越快的趋势。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能在高等学校中得到专门的设置和发展。一个学科能否在高等学校中得到专门设置和发展,从学科自身的角度看,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
这主要涉及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基本结构体系是否完整,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兼容度等问题。一般来说高等学校在考虑学科设置时,成熟度高的学科比较容易被接受,而成熟度较低的学科,在高等学校中则比较难以得到专门的设置。
但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特别是对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来说它们对前沿科学的研究,很多就是对一些非成熟学科,或者尚处于胚芽状态,甚至还没有出现任何征兆以示可能会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给予了很大的容忍、关注与发展,结果就有可能会引发或促进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诞生。
2、学科的发展潜力
3、学校的现实社会效应
在考虑学科设置问题时,学科的现实社会效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科设置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的重要联结点,因此高等学校在考虑学科设置时,必须同时面对学科对高等学校学术理想的体现程度,以及对现实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顾此失彼,都会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除了要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因素之间也会彼此产生影响,不同高等学校要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从不同角度决定学科设置的标准,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科结构体系。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