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图书馆的介绍
武汉图书即武汉市图书馆,始建于1946年10月,其前身是汉口市立图书馆,1953年正式更名为武汉图书馆,2000年12月搬迁至现址(建设大道861号)并对外开放。
武汉图书馆新馆面积32975平面方米,读者阅览座席2157个,设有14个阅览室及教育培训、报告厅、学术活动室、展览厅等功能服务区,拥有2146个阅览座席,并配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安全监控设备系统,设有无障碍通道供残疾读者使用。截至2006年,武汉图书馆拥有各类馆藏文献194万册(件),其中古籍21万册,地方文献万余册,电子文献及视听文献2万余件、电影2500余部、音乐曲库3089首、多媒体教学软件80多部。拥有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国研网、万方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Apabi电子书等大型商业数据库资源,以及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数据库、湖北地区历代人名数据库、武汉地区抗日战争史研究文献资料库、武汉图典等特色数据库。
武汉图书馆始终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宗旨,采取多种措施,方便读者,并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外借、阅览、多媒体视听、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定题服务、课题查新、读者教育、文献传递、文献复制等多类型、多层次图书馆服务,举办各类讲座、展览等读者活动,树立了“名家论坛”、“阳光电子阅览室”等服务品牌,定期开展“科技服务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等。通过汽车图书馆,建有馆外书刊服务点45个,形成了以武汉图书馆为中心、流动车为纽带、以服务点为终端,覆盖市、区、街道、社区的武汉市流动图书服务网络。
武汉图书馆还承担武汉市图书馆学会工作,负责对全市13个区县图书馆进行业务指导,促进了武汉市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发展。2000年6月武汉图书馆成为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的机构成员,在图书馆专业的国际舞台上从此有了武汉图书馆的声音。
武汉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和良好的服务成为武汉市民博览群书、涉猎各科知识、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场所,为武汉地区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4年武汉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08年列入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先后获得“2000-2004”年度全国先进图书馆学会、2005年全市“双十佳”先进集体及“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湖北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武汉市文明单位、2007年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武汉图书馆团委荣获“2008年度局系统五四红旗团委”;荣获“2007-2008年度区级最佳文明单位”;馆藏明嘉靖十六年(1537)白坪刻本《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一书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09年度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荣获2009至2010年度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荣获2011年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2011年我馆选送的“千书万卷送基层阅读推广惠城乡”案例荣获“社区乡镇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推广奖”;喜获“2011-2012年度武汉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我馆名家论坛荣获2014年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品牌”100强称号;我馆汽车图书馆荣获武汉市2015年“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