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有哪几类
常规来说有以下几类:
1.预防成本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
a)实施各类策划所需的费用、包括:
体系策划:
产品实现策划:
b)产品/工艺设计评审、验证、确认费用,
c)工序能力研究费用,
d)质量审核费用,
e)质量情报费用,
f)培训费用,
g)质量改进费用。
2.鉴定成本用于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所需各项费用。
a)检验费用,
b)监测装置的费用,
c)破坏性试验的工件成本、耗材及劳务费。
3.内部损失成本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a)废品损失,
b)返工损失,
c)复检费用,
d)停工损失,
e)质量故障处理费,
f)质量降级损失,
4.外部损失成本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
a)索赔费用:
b)退货损失:
c)保修费用:
d)降价损失:
e)处理质量异议的工资、交通费。
f)信誉损失。
质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国质量专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其定义是: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将企业中质量预防和鉴定成本费用与产品质量不符合企业自身和顾客要求所造成的损失一并考虑,形成质量报告,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了解质量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质量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此后人们充分认识了降低质量成本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