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安徽滁洲的方言有哪些

安徽滁洲的方言有哪些

发表时间:2024-07-09 14:13:41 来源:网友投稿

很多滁州人认为滁州话没什么特色,我曾经对滁州方言有过粗劣的研究,也和许多地方的方言做过比较,发现这种看法既对也不对。

滁州话没有普通话大气正式,没有四川话悦耳动听,没有山东话底气十足,没有浙闽方言晦涩难懂,也没有苏北话土气难听(这里的苏北主要指泗阳、泗洪、沭阳、东海等地,这里只是讨论方言特点,我没有贬低苏北的意思,千万别误会。)。滁州话很总体上很平淡,通俗易懂,但是滁州话毕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滁州的方言兼有江苏和安徽的双重特点,属于苏皖混血。江苏方面主要受南京影响(这一点不容质疑),南京的一些土话(如:我也不能急了,摆,不要太......)在滁州甚为流行。所以到过滁州的南京人都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相反滁州人到南京也一样。安徽地区主要受皖北的微弱影响,如表示同意就说管。但由于滁州人一向认为皖北人说话比较侉,总是尽量避免受其影响。合肥话中的土语也有部分传入滁州(如挫,假牙等,好象就这两个),主要是在合肥读书的滁州学子带回家乡的。另外我还发现铜陵话和滁州话惊人的相似,但铜陵离滁州较远啊,难道两地有历史渊缘?

由于滁州人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在滁州话中包含大量的粗话,有明显的小市民习气。滁州话的发音和普通话差别不大,这些年在普通话的强势影响下,滁州话中的单个字发音已有“普通化”的趋势,但是整句的发音还没有变化。滁州话发音有个特点,就是重音前面,尤其是在第一个字上。如“滁州新闻”,普通话的发音每个字发音的轻重是一样的,但是用滁州话说会重读“滁”字。这点请大家仔细体会。

滁州的特色字词

1、即将消失的发音。

上街老滁州话叫上该,去有种说法叫“K”(英语中字母K的发音),吃叫kei(读第二声),比如kei饭。这样地道的滁州话,现在的小孩子说得不多了。

2、滁州话常把ui音发成ei音,最常见的是把“对”(dui)读成dei,例如:各dei汉?大腿(tui)读成大tei.

3、滁州话中没有后鼻音,到现在我都不清楚“分”和“风”的发音究竟有什么不同。

4、滁州话中声母“L”和“N”发音几乎一样,我直到上大学被人纠正N次,才能分清。“上南京”说成“上篮京”。

5、滁州话中有些字的发音很特别。比如说东西很薄叫“消”;说水溢出来了,叫“虎”,常说“表把水搞虎掉了!”;爸爸的“爸”读第二声,成“拔”音。

6、有些字词的发音,人们已经形成习惯,这种发音还有很强的生命力。

如“事情”说成“四青”,“钥匙”说成“月持”,“学生”说成“学森”,白说成“伯”或“bei”(读第二声),“那个”说成“乐个”或“内个”,“随便”说成“cei便”(cei读第二声)。

7、另外滁州话还有很多后缀。举例说明:

什么东西子?(带个子,滁州话当中很多。)

各管汉?(行不行的意思,带个汉,此种情况滁州话中也很多。)

你等一下我来搞饭,好——?(这个好念第一声,稍微拉长,表示疑问)

8、最后介绍最有特色的字“格”!

普通话“行不行?”,滁州话只要两个字”格管?“

”格行汉?”,“格是的?”“格去?”“格是真的汉?”

滁州人每天都在大量使用“格”,它的使用频率不低于普通话中的“的”。

鬼吊的滁州话

1、鬼吊

鬼吊这是滁州话当中最有特色的一个,其它方言中没有!其用途极广,本来是好玩、可爱的意思,后来发展到形容事情邪门,再后来一些滁州人时刻将其挂在嘴边,离不开了。外地人有点不习惯。

周星驰真鬼吊!(这是在夸星爷搞笑,有意思!)

他鬼吊来大热天穿西服!(说这个人莫名其妙,大脑有点不正常,其中“来”是滁州人常用的尾音)

2、椰熊

拉倒的意思意思虽然简单,但是却有着丰富的表达方法。

甲说:“表吃,听讲会致癌!”乙火了,吼道:“吃死椰熊!”

(表明乙对甲的劝告非常反感,根本不相信或者不怕食物致癌)

3、家败

糟糕和完蛋的意思,也可以说某个人很无能,是“败家子”。

我打牌采用冒险打法时常说:“照家败干!”

4、散板

彻底完蛋崩溃的意思。一个好好的家具,变成了一块块,这就是“散板”。

5、B打胡话

不知道这是不是滁州的土生方言,但在滁州确实太流行了。意思是胡说八道

6、B罗B不罗嗦

罗嗦的意思。

你表老在乐个地方B罗!

7、作孽

你认为一件事情很容易,但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做不好,这个时候你就觉得这个人是在“作孽”。注意这个“作”读成“则”,“则孽”。

8、无吊味

“没意思,无聊”的意思,还常用来说某个人不够处(“不够处”也是常用滁州话,意思是不够朋友)。

你各无吊味了?跟他混在一起!!!

那个吊人真无吊味!

9、该因

邪门或指某件事情很奇怪、很巧。

例句:我钱包搞深么(什么)地方去老?该因!

10、规规矩矩(的)

“规规矩矩”这句话本身不是方言,但是在滁州话中它的用法很特别很有趣,是“真的!不是开玩笑的,千真万确的”意思。

例如:甲想追一个女孩,请乙帮忙,但乙认为甲在开玩笑,这时甲急了:“我真喜欢她,规规矩矩的!”

11、靠喽!

糟糕了之意!

例:“靠喽!我手机肯定被人偷掉了!”

12、后(这个字读第一声)指甜得让人受不了,也有人说是咸得让人受不了

例:“你放多少糖?后死了!!!”

13、丧,来司!

这两个次都是“很厉害“的意思,但“来司”一次,南京话中也有,“丧”是滁州话中独有的。

例:“李连杰功夫真丧!”

14、歪毫

“稍微”的意思。

老师对那些聪明但不用功的学生,常说:“小脑袋瓜那么聪明,歪毫搁点劲,考个大学不费四的。”

说一个真人真事。

一哥们大一寒假回家,竟然不会说滁州话了。他的妈妈非常恼火:“跟你妈说什么普通话?”这哥们一脸无奈,用普通话回答:“我别不过来啊”,其母气得恨不得揍他一顿。

吃完晚饭后这哥们就去看电视了。其母一个人在厨房里洗碗,越想越生气:“刚到外面上半年大学,就忘了家乡话;要是结了婚,还不把他老娘我给忘了!”想到这,这位阿姨大叫:“××,过来!”,她想把儿子叫过来上堂政治课。而这位哥们看电视正看到精彩处,很不耐烦地脱口而出:“搞么?”

这句标准的滁州话出口后,这位哥们立即恢复了对滁州话的记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