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怀慎清俭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怀慎清俭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发表时间:2024-07-09 15:33:19 来源:网友投稿

怀慎清俭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如下:

原文:

开元元年卢怀慎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黄门监。薛王舅王仙童暴百姓,宪司按得其罪,业为申列,有诏紫微、黄门覆实。怀慎与姚崇执奏:“仙童罪状明甚。若御史可疑则它人何可信?”由是狱决。

怀慎自以才不及崇,故事皆推而不专,时讥为“伴食宰相”。又兼吏部尚书。以疾乞骸骨许之。卒,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成。遗言荐宋景、李杰、李朝隐、卢从愿,帝悼叹之。

怀慎清俭不营产,服器无金玉文绮之饰,虽贵而妻子犹寒饥,所得禄赐,于故人亲戚无所计惜,随散辄尽。赴东都掌选奉身之具,止一布囊。既属疾宋景、卢从愿候之,见敝箦单藉,门不施箔。会风雨至举席自障。日晏设食蒸豆两器,菜数杯而已。

临别执二人手曰:“上求治切,然享国久,稍倦于勤,将有奸人乘间而进矣,公弟志之!”及治丧,家亡留储。帝时将幸东都,四门博士张星上言:“怀慎忠清,以直道始终,不加优赐,无以劝善。”乃下制赐其家物百段,米粟二百斛。

帝后还京因校猎鄠、杜间,望怀慎家,环堵庳陋,家人若有所营者,驰使问焉,还白怀慎大祥。帝即以缣帛赐之,为罢猎。经其墓碑表未立,停跸临视,泫然流涕。诏官为立碑令中书侍郎苏廷为之文,亲自书。

译文:

开元元年进任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任黄门监。薛王舅舅王仙童暴虐百姓,御史台调查掌握了他的罪行,已经申报立案,这时又有诏书命紫徽省、黄门省覆核查实。卢怀慎与姚崇上奏说:“王仙童罪状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以怀疑,那么其他人怎么还能够相信呢?”

于是结案。卢怀慎自认为才能不如姚崇,因此事务都推让给姚崇,自己则概不专断,当时人讥笑为“陪伴吃饭的宰相”。又兼任吏部尚书,因疾病恳请退休,被批准。去世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为文成。留下遗言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玄宗对此十分伤悼并感叹。

卢怀慎清廉俭朴不经营产业,衣服、器物上没有用金玉做的豪华装饰,虽然地位尊贵但妻子儿女仍然寒冷饥饿。得到的俸禄赐物,毫不吝惜地给予朋友亲戚,随给随无,很快散尽。赴任东都去掌管选举,随身用具只有一个布袋。

得病后宋璟、卢从愿去看望,见铺的席子单薄而破旧、门上没挂帘子,适逢有风雨刮来,举起席子遮挡自己。天晚了摆饭招待,只有两盆蒸豆、数碗蔬菜而已。临别时卢怀慎握着二人的手说:“主上急于求得天下大治,但是在位年久,对勤勉稍有些厌倦,恐怕要有险恶之人乘机被任用了。你们记住这些话!”到治丧时,家里没有留下储蓄。

玄宗当时将要前往东都,四门博士张星上言说:“卢怀慎忠诚清廉,始终以正直之道处世,对他不给予优厚的赏赐,就不能劝人从善。”于是下诏赐他家织物百段,米粟二百石。玄宗后来回京师,在鄂、杜间打猎,望见卢怀慎家围墙简陋低矮,家人像办什么事,就派使节驰往询问。

使节回来报告说是卢怀慎死去二十五个月后的大祥祭祀,玄宗于是赏赐细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经过卢怀慎的墓时,石碑尚未树立,玄宗停马注视,泫然流泪,诏书命官府为他立碑,令中书侍郎苏(廷页)草拟碑文,玄宗亲自书写。

文章赏析

卢怀慎一生廉洁清贫,仗义疏财,接济百姓,死无留储,堪称一代俭相。《新唐书》评价,“怀慎清俭不营产,服器无金玉文绮之饰。”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卢怀慎到东都洛阳主持官员考核选拔事务,面对肥差,也许有人会大捞一把,但他仍坚守廉洁自律,无论是上任还是返回长安,随身只有一个布袋,装着半袋日常用具和半袋清风。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秋,卢怀慎卧病在床,宋璟和卢从愿前去探望,却见他躺在破竹席上,门上连块遮挡风雨的帘子都没有,卢怀慎很器重这两个后辈,一面支撑起身体与其商讨朝廷大事,一面让家中准备最好的饭食,可这“最好”也只有两盆蒸豆,几碗蔬菜而已。其夫人崔氏曾评价卢怀慎:“清廉节俭,缓进而谦退,四方贿遗,毫发不留。”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