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前身为1907年(光绪33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励实两等小学堂。1910年(宣统2年),美国人潘雅谷捐建三层洋房一座,增设初中部,定名励实中学。一年后其妻捐建二层洋房两座,实行男女分校。男校为励实中学,女校为辅实中学。1919年,青年学生受革命浪潮影响,为唤起民众,全校学生积极参加抵制与查抄日货行动,曾到南门轮船码头扣留奸商数船日纱,面对奸商及帮凶走狗的竹杠棍棒,毫不畏惧,与之徒手搏斗。后将查抄日货的罚款,在寿山公园(现中山公园)建造孙中山先生纪念塔。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在中共江阴支部书记孙选发动下,学生上街演讲,高呼向帝国主义讨还血债口号,声援上海工人罢工斗争。辅实女校学生咸至城厢挨户募捐,该活动在《申报》连续报道。下半年励实中学建立青年团组织。1927年,励实中学堵铁钧、范福生等教师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深恶痛疾,在爱国热情驱使下,组织开展地下工作,驱逐学校当局。校长沈文蔚下令停办励实中学。1928年,励实中学复校,聘王省三为校长。1937年,校舍遭日机轰炸,励实、辅实被迫停学。部分辅实女校师生迁至励实春晖楼上课,又名私立春晖初中。1937年冬,励实、辅实复校,私立春晖中学停办。同年两校合并,增设高中部,定名私立澄江中学。1940年,高中部并入上海教会联合中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初中部被日寇封闭。1946年秋,澄江中学复校,聘黄思恩为校长。解放前夕学校有10个班级,学生446名,教工45名。1949年4月23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江阴解放。江阴县人民政府接管学校。1952年2月8日,江阴县人民政府正式接办,定名江阴县第二中学,中共党员李纪彦任校长,美籍教师和传教士返国,终与美国教会割断关系。从此学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秋,高中部并入江阴县中,学校成为江阴县重点初级中学。1953年7月,江阴师范停办,师生全部并入二中。1956年,学校更名江阴县第一初级中学,仍属重点中学。1959年,学校发展至8轨24班,学生1000余名,被苏州地区行政公署命名为地区重点初级中学。1961年,学校荣获江阴县中小学先进集体称号。文革期间学校遭受破坏较严重,领导和教师遭受不同程度的迫害。1970年,周谷坤任党支部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学校招收高中班,恢复完全中学。1976年,四人帮粉碎,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教工工作热情高涨,学校迅速进入正常运作。1978年,李宝根任校长。学校狠抓教学,因材施教,高中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英语班教学效果更为突出。1980年,学校增设机械、纺织、会计、幼师等职业班,成为江阴县试点学校,经验在地区教育工作会议介绍。1983年,成为江阴县教育局直属学校。1985年,高中面向澄要片招收择优班。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建设文明班活动;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全国物理有序启动式教改实验启动。学校男女足球队享誉省内外。1984年,女子足球队获省足赛冠军,7月,女子足球队代表江苏省参加华东地区六省一市中学生女子足球赛获第6名,并获精神文明奖。同年学校承办江苏省男子少年足球班(小三队)。1985年,男子足球队在南京与日本少年足球队友谊赛,2比0获胜;1986年,女子足球队在无锡市与美国旋风女子足球队友谊赛,3比0获胜,为祖国赢得荣誉,为学校争光添彩。1986年6月,被江苏省体委、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987年,学校评为无锡市优秀传统项目先进集体。学校形成一支足球队、第二课堂、三结合教育特色。1978年来,扩建办公楼,新建教学楼、大礼堂、教工宿舍楼、体育楼、食堂等6667M2,翻修操场,建假山、庆耋亭、紫藤架等美化校园,旧颜变新貌。1990年,在校长何国明主持下,深化内部管理改革,完善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三位一体领导体制。1992年,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1992年,新建9号教学楼1250M2,绿化美化校园,1994年,学校被江阴市政府命名为绿化达标单位、文明卫生单位。1996年获无锡市少年军校先进集体。1997年,获无锡市关工会先进集体。严格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三优化一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收到了精、实、活、严、清的教学效果。航模队自1994年以来连创佳绩,在江苏省、无锡市比赛中获十六项第一,四项冠军。1993年,翻扩建校舍2500M2,配备微机室、语音室,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中考均分达江阴市第四名。广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1994年9月,高一(5)班开展自主、自治、自学班级管理改革实验成果在《无锡教育》95年第二期专题报导。1995年9月学校承担江苏省级《主体性德育与中学生素质发展》和国家级《学习科学实验--提高学习效率》等实验项目。4月,学校评为全国学法研究与成果推广先进集体。1996年3月,学校被国家教委正式命名为全国学习科学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初中素质教育实验列入江苏省九五重点课题;无锡市农村初中素质教育模式实验试点学校。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蔚然成风,332篇论文在市级以上正式发表,有8篇获全国奖,6人次阶段成果总结论文在无锡市中学素质教育一、二、三届年会交流。强化师资建设,增强实力,着力点是青年教师培养。全面开展人民满意行业达标活动;提供创设进修、参观、交流、实践、竞赛等机会;学校订阅306种教育教学刊物供教师阅读;全面开展说课--上课--评课系列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1996年3月,被江苏省教委命名为南京师范大学实习基地、苏州大学实习基地。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德育骨干队伍形成。1995年8月,被江阴市政府命名为江阴市重点高中。同年党支部被江阴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民盟支部被评为江阴市先进,团委被评为江阴市红旗团委。1995年,江阴市委、市府决定投资3800万元,征地100亩,按江苏省重点高中标准移地新建市一中。学校已成为江阴市办校规模最大的一所中学。1997年,学校评为江阴市管理一类学校。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