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文言文
1.文言文~《明史》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
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却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
修成之后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认为它超越了宋、辽、金、元诸史。清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编辑本段明史历史背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转年即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
清代官书中亦不见有关纂修《明史》的诏令,《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总裁于顺治二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钦奉圣谕,总裁《明史》”,并提出副总裁及纂修人员名单。这种“钦奉圣谕”,很可能仅是早朝时的口头指示而已。
以往论著称顺治二年五月“诏修《明史》”,表述确实有所不当,准确言之为: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得到了清廷认可。
其后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操办此事。是年五月由总裁提名副总裁和纂修官,并设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汉字誊录三十六员,揭开了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
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
如果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设明史馆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假如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2.文言文明史翻译周新,广东南海人,起初名叫志新,字日新。明成祖经常只喊他新,于是就以此为名。洪武年间由太学生推荐进入太学(任教)。(后来),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凭着善于判决案件而被人称道。明成祖即位后,他调任监察御史。他敢于直言不少不法官吏被他弹劾,权贵们都很震惧害怕他,把他看作冷面寒铁。京城中甚至有人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小孩听到他的名字就奔逃躲藏起来。周新巡视考察福建时,在奏章中提出都、卫、所各级武官不能欺负府、州、县各级文官,同等官阶的各级文武官员相见时都须用平等的礼节,武官们有所收敛。……回到朝廷后,被任命为云南按察使,还没来得及赴任,又调任浙江按察使。(浙江)冤屈的百姓被拘禁很久了,听说周新到来,都兴奋地说我们能活命了。周新到任以后,果然为他们雪洗冤屈。锦衣卫指挥纪纲让一名武官千户任浙江缉事,(他趁机)夺取不义之财,收受贿赂,作威作福。周新要审察处治他,这名武官逃匿而去。不久周新带着文册进京。在涿州遇到这一武官,就逮捕了他,关押在州的监狱里。后来(他又)脱身逃走把事情告诉了纪纲,纪纲就捏造罪名上奏皇上,皇上大怒,下令逮捕周新,押解的官员都是纪纲的心腹,在途中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到了京城以后,周新伏在台阶前,慷慨陈词说:陛下您下诏按察司执行公务,与都察院一视同仁,我奉皇上之命捉拿奸恶的罪人,怎么反倒判我的罪?皇上一怒之下令杀死了他。临刑前周新高喊:我活着是正直的臣,死了要做正直的鬼!终于杀了他。后来有一天皇上后悔了,问侍臣:周新是什么地方人?回答说:南海人。皇上感触地说:岭外竟有这样的人,我错杀了他。……周新的妻子很有节操,周新还未和她结婚时,她的衣服自己缝制,到了周新的地位显贵时,偶有一次赴同僚妻子的家宴,她荆钗布裙,衣着简素,如同农家女子。同僚的妻子们都很惭愧,全都换了了她们的衣着和装饰。周新死后没有儿子。妻子回到故里,生活极端贫困。广东巡抚杨信民说:周新就是当代第一伟人,能让她的夫人整日挨饿吗?经常补贴周济她。周新妻子死时,在广东任官的浙江人一同(出资)安葬了她。
鈈知道是鈈是这个
希望乐意帮助到你。o(∩_∩)o..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