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龙藤的畅销原因
广西原来有着十分丰富的鸡血藤野生资源,在桂西南、桂西、桂西北的丛林中,生长着许多年限在数十至上百年不等的大型鸡血藤植株。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人们以为有着砍不完,取这不尽的资源。从20世纪50年中期开始,广西加大了野生鸡血藤开的发利用,而且随着需求量的增多,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上市量也在年年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20世纪50年代未全自治区年收购量还只是500吨左右,到了70年代未已增加至1000吨以上,15年收购量翻了一番。到20世纪80年代收购量达1500吨,5年时间又增加了50%。由于当时货源尚充足,每年收购的货量还能保证市场的需求,而且还出现有些年份有等量。但是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药材市场放开经营,再加上经过长达数十年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恶化,上市货量趋于下降,供求间出现了裂口,单靠广西鸡血藤资源已经难予满足广西市场的需求,一些经营大户便开始进入云南产地开辟新的货源。之后云南产的鸡血藤便源源不断进入到广西市场,销往各地。据商家反映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每年从云南进入广西市场的货量也由开始400~500吨,增加到1000吨以上。从而填补了广西产区上市不足的数量,使市上有着充足的货量供应。但是云南省鸡血藤野生资源没有广西那么丰富,经过十年的开发利用,上市量也逐年减少,进入到广西市场的货量也在下滑,使市场供应再次出现了缺口。据商家反映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两省区的鸡血藤上市量不足2000吨,而市场的需求量已突破了2000吨大关,单靠国内货源难予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商家不得不向邻国寻求新的货源。鸡血藤在国内野生资源已经十分有限,而现有的资源多分布在远离村寨和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中,已经不便于砍采出售。再加上野生鸡血藤分布地区多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近年产地政府组织大批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入山砍采出售的人数减少,使上市量也有所减少。而且近年粮食提高了收购保护价,产地主要经济作物甘蔗、木薯等经济作物市场上价格攀高,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运价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也是导致鸡血藤在近年销势常畅不衰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鸡血藤在我国分布地域较为狭窄,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三省(区)的南亚热带季雨林气候带。经过连续数十年的开发利用,广东已经处濒临枯竭,上市量很少。而目前广西、云南两省区产地虽尚有一定的野生资源,但蕴藏量也已不多。从这几年来看,两产地年上市量只有1000吨左右。虽然与我国相毗邻的东南亚一些国家目前有较丰富的野生鸡血藤资源,但产地国开始采取措施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限制了出口量。因此这两三年进入广西市场的鸡血藤,还呈下降趋势。目前广西有关科研单位正在立项开展野生鸡血藤人工栽培研究,待取得成果再推广到大面积生产,到商品大量上市,还需一段较长的时间。预测在三五年内广西市场的鸡血藤销势仍然继续看好,价格也还有上升的空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