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校学生心理特点的角度谈如何做好班主任
技工学校学生来自全省各地,且都是相对欠发达或经济较落后地区,由于年龄、学习成绩、家庭条件、思想品德教育、文体特长参差不齐,给学校在教育管理上带来很大的难度,特别班主任更为棘手,所以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抓住各位同学的特点“对症下药”,给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教育方法。总之学生的特点是学生教育管理的客观实际。要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首先必须研究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的生理特点
技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20岁之间,正是青少年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学生身体、大脑和精神系统发育很快,思想活跃,生机勃勃,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接受能力较好,可塑性大。但由于缺乏经验,易冲动,难变是非,随心所欲,不听劝教。加上产生接近异性的心理,又不明事故,大起大落,如果管理和引导不当,容易自由放荡,上当受骗或易出事故。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对待、引导,让他们把精神关注到学习上,把精力放到文体上,多开展有利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二、学生的社会特点
1.技校学生与其他学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原先每年都由各省统一命题考试,择优录取。但自从取消考试后,学生素质相对偏低,成绩参差不齐,思想品德悬殊。如今技校招生竞争非常激烈,基本没有门槛,原则上只要愿意都有学可上。
2.目前有较多的学生读技校动机不纯。大多考生都是经高中或其他院校筛选后才到技校的,有很多入学动机不纯。这几年国家政策好,每位学生每年补助1500元,其学费每年1800元,且各种费用低,不会给家庭带来太大的负担。因此有的学生就来混个毕业证,有的年龄小也来混几年,有的家里不好管,也送来帮管几年。大多数学生厌学,不求上进,混年头,熬日子。一个班相对较为认真学习的人仅6至10人。但这些同学思想好,学习好,专业技能基础扎实,用人单位喜欢,也为学校增光添彩,永远载入学校的光荣史册。
3.技校学生比其他学生接触社会多,因为技校学生大概50%的时间都在实习或顶岗实习,接触社会人员较多,人员复杂,在汲取积极东西的同时也接受了不少消极的东西。这种实习学校管理难度非常大,因为点多,人员分散,有时感觉仿佛处于失控状态。但学校都采取多种措施,如老师带队,分组负责,联络员一日一报,签约外出实习责任书等。都是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在这方面投入非常大。为了学校的生存发展,困难大,风险大,还得创造条件继续前进。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三、学生在学校的特点
学生在学校内,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变化。一般情况新生刚入学,不熟悉环境,不了解校风校纪,胆子较小,表现好,做事认真负责。二年级的学生,环境较熟悉,受老生的影响,有一定的人员关系,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胆子越来越大,自觉性非常差,做事不认真。三年级要考等级证书,要正式分配工作,大部分同学表现又会好一些。但少部分同学仍无所谓,依旧如故,家里会把他的路铺好,这就是家庭带来的优越感。这部分学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非常大的难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