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猜诗谜(收集用)

猜诗谜(收集用)

发表时间:2024-07-09 17:02:40 来源:网友投稿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干斜。

谜底:竹筏

阶下儿童仰面时,

清明装点最相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

莫向东风怨别离。

谜底:风筝

百万军中无白旗(一),

夫子无人问仲尼(二),

霸王失去擎天柱(三),

骂到将军冇马骑(四),

吾今不用多开口(五),

滚滚江河脱水衣(六),

皂子常时挂了白(七),

分瓜不用把刀持(八),

丸中失去灵丹药(九),

千里送君终一离(十)。

目字加两点不作贝字猜。

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谜底:贺、资(繁体字)

[元]•无名氏

古月照水水长流,水伴古月度春秋。

留得水光昭古月,碧波深处好泛舟。谜底:湖。

[宋]·女诗人朱淑贞《断肠谜》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

千里相思一撇消。

这着诗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全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清]•弘历怨妇恨

下珠帘焚香去卜卦,

问苍天侬的人儿落在谁家?

恨王郎全无一点真心话,

欲罢不能罢。

吾把口来压!

论文字交情不差。

染成皂难讲一句清白话。

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割下。

抛得奴力尽手又乏。

细思量口与心俱是假。

谜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据说这首词出自乾隆皇帝笔下,看似一个女子的绝情词,实际每句都含着一个数字,十句话从一写到十。第一句“下”去掉“卜”就是“一”;第二句“天”落下了“人”就是“二”字;第三句“王”“无一”是“三”;第四句繁体“罢”去掉“能”是“四”;第五句“吾”去了口是“五”;第六句“差”即“乂”,“交”去了“乂”是“六”;第七句染黑了就去掉了白色(皂:黑色),“皂”去“白”是“七”;第八句“分”割了下部是“八”;第九句“抛”去了手(扌)是“九”;第十句“思”去了“口”和“心”是“十”。从一到十共十个数字,就这样被巧妙地安排在一首情辞俱佳、通俗易懂的情诗里。

类似的一首诗:

好元宵兀坐灯光下;

叫声天人在谁家?!

恨玉郎无一点直心话;

事临头欲罢不能罢。

从今后吾当绝口不言他;

论交情也不差。

染成皂说不得清白话;

要分开除非刀割下。

到如今抛得我才空力又差;

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

谜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这一首比起朱淑贞的那一首,也并不逊色,尤其是“染成皂,说不得清白话”,“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实在令人叫绝。

流传于民间的《怨妇恨》,可与柳亚子先生的制谜诗一较短长:

与子别了(一)

天涯人不到。(二)

盼春归日落行人少,(三)

欲罢不能罢(四)

你叫吾有口难分晓。(五)

好相交你抛得我有上梢没下梢。(六)

皂热难分白(七)

分手不用刀。(八)

无人不为仇(九)

千相思还是撇去了好。(十)

当你破解了这首诗谜后,肯定会为此诗谜构思之奇巧所折服。

民间的另一首诗谜与《怨妇恨》属同一个类型:

颠倒不自由(甲)

反哄了鱼儿上钩。(乙)

两人便把一人丢,(丙)

可惜人心不应口。(丁)

要成就终难成就,(戊)

一点儿把不到心头。(己)

欲问平康将八字推求,(庚)

薄幸人藏头十分露丑。(辛)

任他人去恨悠悠,(壬)

兴发时抛却弓鞋懒绣。(癸)

两诗虽然拘于形式,必须一句暗射一字,但却字字悠怨、声声缠绵、情真意切,两诗比较读来,能更好地品味中国文化的清新、隽永和博大精深。

十字诗

百篇斗酒多白话

天下无人休惊怕

秦风古意余不下

任江山豪气去愁煞

吾本狂狷口莫开

飒立下随风徘徊

皂白分明人不解

真心意直教人难猜

旭日东升自伤心

华景此时化做梦里关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