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各国的饮食,服饰,节日和风俗习惯

各国的饮食,服饰,节日和风俗习惯

发表时间:2024-07-09 18:07:06 来源:网友投稿

白族民族风俗---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境内居住有彝、回、傈僳、苗、汉等民族。

大理州山川雄伟,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民情,绚丽多姿多彩的民族婚礼,风趣的掐新娘活动,意味无穷的取乳名和抢名习俗,一驮谷子换一驮梨的古朴交易,简朴的回族葬礼,组成了特有的民族风俗大观园。白族的见面礼--三道茶三道茶是白族人民待客的独特礼俗。在大理一带只要您一进主人家门,就成了客人。主人热情地把您迎进专门招待客人的堂屋就座,也同您边

交谈边忙着架火、煨水。待水开后把一只专作烤茶用的小砂罐先放在火上烘热,放人一小撮茶叶,并执罐不停地抖动,待茶叶颜色变徽黄,冒出一股诱人的清香时方才冲人开水。这时只听哧嚓一声,罐内茶水翻腾,化成泡沫溢出罐外,像一朵盛开的绣球花。白族人认为这才是吉祥的象征。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还要重新烘烤。有趣的是执罐烤茶的人面对茶罐冒起的绣球花和哧嚓、哧嚓的响声,一边抖动条罐,一边喊落、落、落或窃、窃(白族话好的意思)等泡沫落下,又冲人沸水,条便煨好厂。这头道茶人们也叫它雷响茶。它茶色如琥珀,晶莹透亮,主人往盅内斟上两三滴,加上少许开水,将杯双手举齐后递给客人。然后唱歌祝福。据说这三道茶是白族人家接待女婿的一种礼节。如今随着对外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三道茶更成了白族人待客的见面礼,不管你下塌在何处,都可以品到辅以歌舞的三道茶。

白族婚礼有人曾概括地说,在大理地区参加白族人家的婚礼,不仅能品尝到白族的名优特产食品、佳肴,看到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而且还能体验到一次难得的妙趣横生的独特民族风情。

男女经过自由恋爱或经人介绍,经定婚确定关系后,在举行结婚时,男方要在正喜日(即结婚日)之前,请人搭好彩棚。并在结婚正喜之日前一天晚L,要邀请乡寨中会唱滇戏的人来唱戏(俗称板凳戏,即一人拉琴,几人扮不同角色演唱),或请人唱带有恭喜祝贺之词的吹吹腔(即用喷呐伴奏)、大本曲等曲调。人们一边吃、喝、品尝着主人摆下的果品、茶水。酒,一边唱,一直唱到半夜三更,在座的人不分老少、男。女,品食一碗圆宵,以示预先庆贺大团圆。水族民族风俗--水族青年爱对歌

水族人民喜欢对歌。当你漫步在富源县的古敢水族乡,在山坡小路能听到歌声,田间地头能听到歌声,甚至在房前屋后或火塘边也能听到歌声———无论男女老少都能随口唱出几首。有一首流传了很久的水族山歌这样唱道:“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一天不把歌来唱,少年英雄白了头。”

水族对歌有多种形式,有集体对歌,有个人对唱。就歌词而言有排比歌、有自由歌。就形式而言一般分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主要唱敬主人的四句歌,然后分别唱爱情山歌。一唱一合有问必答,互相祝贺,互相敬奉。末尾一般是唱告别歌,许多男女青年在歌场中相互认识后,干脆将对方带到家中来唱。当然水族青年对歌很懂规矩,很讲礼貌,他们当着那些父母长辈的面唱道:“唱歌坐在火塘边,男女老少笑开颜。得罪长辈莫见怪,世代祖先兴在前。”

据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讲,对歌,开初是水族劳动之余的一种传统娱乐。后来逐渐演变成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每逢赶集天水族未婚青年男女三五成群,结伴到别的寨子去玩耍,那个寨子的青年就会盛情接待,并邀请客人对歌,男女青年用歌声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水族青年一代的思想更加开放,对歌形式越来越活跃。他们从这乡唱到那乡,从这寨唱到那寨,你听女的唱道:“哥家门前栽冬青,冬青叶子绿茵茵。兔子不吃窝边草,情妹不找过婚人。”

这分明是一首试探调,那意思是说,定了婚和结过婚的男人,趁早靠边站少来这里油嘴滑舌。每遇这种时候,未婚伙子就大胆唱道:“小小妹子请听清,情哥光棍打单身。你有情来我有意,合成一家永不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