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如空无有尽,佛境甚深难可怎么解释
“福德如空无有尽,佛境甚深难可思。”
先解释“福德”。在我们的世界里有一个自然法则,叫做因果报应。人们所做过的事情都像种子,最终都会得到一个结果。有些人做坏事别人没有发现,他认为没有果。其实照样有果。内心阴暗的人,身体内部会发生病变,所以会减寿。其中道理很多,而且非常细腻,难以一一列举。拿自然界现象来说就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世间由于结果有时会晚来几十年,甚至会在来世发生,所以已经被欲望冲昏了头脑的人很难察觉。人们常存善心行善事,会有好的果报。注意好报不一定就是升官发财。升官发财反而很难幸福,人最大幸福是平安快乐,这个主要来自于内心。名利是好报的一种而已,经历过名利场的人可能才能真正体会。这种善心行善的行为带来的好的结果称作“福德”,说白了就是“得福了”。
可是为什么说“福德如空”,这也是一个原理,就是古人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太享福了就会堕落。因为本来我很幸福,还努力什么啊,享受就好了。在享受中就养成高傲、懒惰、自私等贪欲。就好像官二代、富二代,如果上辈人不是严教育严要求,而是从小呵护依顺,没有不堕落的。所以“福德”是好事,但带来成恶之因。所以说只积累“福德”作为想彻底解脱的人远远不够,难免堕落。所以说“福德如空”。
当然不行善积德的人,境遇很差,往往身不由己,更不能修道。所以“福德”是修道的必要条件。
“无有尽”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我猜一下不负责任的。知道什么才是真正修道叫做见道,也可以称作开悟。而后开始修道。修道的外在体现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永久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是修道。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和普通人积累“福德”在行为上是一样的。所以说积累“福德”又是“无有尽”。
“佛境甚深难可思”。
佛法叫“不二法”,“不二”就是“一”的意思,比如买东西不二价,就是一个价。怎么叫“不二”而“一”呢?“二”就是增减变化了的,从一上来的。因为有了“二”而会有“三”从而衍生万物。“一”就代表了本体,也就是形而上的道,永恒不变的那个东西。比如我们身体从生下来就变化,所以得死。我们再来转生,生完又死。但是能让我们永远转生的那个东西,永远存在。找到身体里的那个就是悟到了身体里的那个“一”。可以称作“明心见性”、“本我”、“上帝”起什么代号都行。可是这个“一”怎么找出来呢?不是用思想找的,为什么思想就是一种变化,思想随生、随变、随灭,一刻不停,就像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代谢变化,也就是细胞在生死。所以用变灭的思维不能证知,不变本体。所以修道的人第一个问题就是越求道,越求不到。因为求既是贪心,妄想、散乱,不能证知本体。什么看经、打坐、参禅,都是一种分辨,都在增加妄想,都在制造“二”、“三”乃至无数。所以修道不是思维出来的,越思维远,佛境不能想象出的,想象早已不清净。
不过不思维不学习经书永远不能开悟,更不能成就。
可以参考一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0873806087892612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