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铝,硅,镁,钛制造轮毂
首先提醒这可不是想做就能做出来的!
工业上一般适用低压铸造,要是想手工造型做一个轮毂是不太可能的。
一、原料准备
现在所用的铝合金轮毂的主要材料是A356铝合金相当于国内牌号ZL101A。属共晶类铸造Al-Si合金尽管具有优良的强韧性,目前应用最广。但是引起铸态共晶硅承办片状需要细化和变质。
主要元素SiMgTiAl
A356标准(%)6.50~7.500.25~0.450.08~0.20余量
限量元素FeCuZnMnZrSn
(≤/%)0.200.200.100.100.200.01
二、变质与细化
Al-Si合金的力学性能与组织中共晶硅的形态紧密相关,Al-Si合金未变质时,共晶硅以粗大的针片状形态出现,严重割裂基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使合金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降低。变质是改变共晶硅形貌、尺寸的过程,即使共晶硅由粗大的针片状变成细小纤维状或层片状。但对含Si量6%的Al-Si合金。
Sr是轮毂制造业中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变质材料。Al-Si合金用Sr变质后,共晶硅由针片状转变为纤维状,且对冷却速度不敏感。但Sr的化学性质极其活泼,极易氧化,容易使铝液吸氢,合金易产生疏松,使致密性下降等缺点尚待解决。工业上一般应用Al-10Sr中间合金。为了改善硅相形态对合金性能的不利影响,可采用变质处理消除粗大板条状共晶组织或者细化合金中的初生Si相,而对于提高α-Al相性能所做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致力于使α-Al相的晶粒细化方面。
一般终Sr量控制在0.06%左右,编制效果最好。
现阶段常见的晶粒细化剂有Al-Ti、Al-5Ti-B、Al-Ti-C。对于铝硅系合金Al-Ti的细化效果不明显,Al-5Ti-B的细化效果较好,被广泛地用于Al-Si系合金的晶粒细化,但Al-5Ti-B在应用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以下缺点:Al-5Ti-B在细化三元亚共晶Al-Si合金或共晶合金时,其效果较差;Al-5Ti-B中的TiB2粒子尺寸较大,极易聚集成团,容易在铸锭表面形成皱褶,引起铸锭的各种缺陷,并且在废料的重复使用中有着遗传作用,很难消除;还有Al-5Ti-B中的TiB2化合物颗粒形核率很低,大多数则以杂质形式存在。
一般每1Kg添加Al-4Ti-B,19g左右,单纯加Ti效果不好。
三、工艺过程
A.试样制备的流程:配料→熔化→浇注→试样制备→热处理
B.原材料的准备及配料:按照试验所用金属型容量将原材料准备齐全,并将A356母材切割成大小适合的块状,以便于在坩埚中熔化。
C.熔炼:先将坩埚炉升温至500℃保温一段时间后,将配好的原料按顺序放入坩埚炉内,视熔炼状态分段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适量覆盖剂。第一次精炼温度为700℃,精炼后扒渣,重新添加覆盖剂。
缓慢升温至740±5℃熔化后进行熔体处理,先细化后变质。分别将细化剂和变质剂放入钛篮中,伸入到熔体中充分搅拌,保温3~5min后二次精炼、扒渣,浇注检验变质效果φ12×100mm试棒检验变质效果。
a、变质不足----断口呈暗灰色,晶粒粗大,可见明显的硅亮点。
b、变质正常----断口呈银白色丝绒状,晶粒均匀很细,看不到硅亮点。
c、变质过度----断口呈青灰色,晶粒粗大,变质剂过多所致。
变质正常后浇铸φ20mm纽扣试样进行快速密度检测。若密度(ρ/g•cm-3)在2.66~2.69之间熔体可以浇铸;若密度(ρ/g•cm-3)小于2.55说明[H]严重超标不能浇铸;密度(ρ/g•cm-3)在二者之间的需进行精炼。
D.浇注:熔体处理完毕后保温20~30min后进行精炼、扒渣,然后浇铸。
浇铸之前需对金属型预热并喷刷涂料。主要工艺过程:先将金属型加热到350±20℃,冷却至200±10℃喷刷涂料,涂料要求喷刷均匀、无结块,再将金属型升温至350±20℃,即可浇铸。金属型预热要均匀、不存在局部温度跳动。
浇注时要注意流速平稳,金属型充满后即停止浇注不可补浇,浇注完成后1~2min即可破型取件,铸件冷却至100℃以下可水淬。
E.制备金相试样,进行热处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