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课堂倾听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而低年级的学生好动,自控能力差,在课堂中不善于倾听,导致了学习效率不高。如果学生在课堂中不善于倾听,那么有效的课堂就无从谈起。因此低年级的有效课堂,应从学生的学会倾听开始。在学习了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策略后,我想到自己在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孩子在课堂倾听能力的一些做法。1、借助儿歌“好动,坐不住”是低年级儿童的天性。如果学生的“出格”,全仗老师严厉的批评教育,那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会影响孩子听课情绪,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我们可以把倾听的习惯、要求及方法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如“学会倾听,需要安静。一要专心二要耐心,三要细心,四要虚心,五要用心。”把倾听要求融入琅琅上口的儿歌中。又如“小小眼睛认真看,小小耳朵注意听。一心不二用做个好学生。”用儿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儿歌来褒贬学生的倾听行为。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教会学生倾听。2、激励表扬一年级刚开始的几个星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倾听的习惯。每当有的孩子开始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会提醒一句:“来,眼睛看着老师,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只说一遍。从你的小眼睛里,老师可以推断出哪些小朋友在认真听”,学生会很快调整自己。除了语言提醒,我还会恰当在课堂中使用激励性的语言:“你的小耳朵真灵,这个地方也听出来了!”还用表情变化来传达我对他们倾听的肯定,如:伸出大拇指,身体前倾,保持微笑,做出吃惊的样子。在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一颗小星星,一张笑脸贴画、一句表扬的话等。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3、创设情境在我们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要一条就是为学生创设情境。因为我们深知生动有趣的情境,自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听入了迷。比如我听了一位老师上的第一册《语文园地二》时,上课一开始,老师就利用课件,出示大家喜闻乐见的机器猫小叮当,让他带领小朋友去秋游语文园地,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她虚拟了一个人物----树爷爷,让他来考考小朋友的舌头是否灵活(练习第一题的音近字),考考小朋友的眼睛是否亮晶晶(练习第二题的形近字),并通过树爷爷的画外音进行激励评价:“你们真是火眼金睛!”然后树爷爷又让丁丁和冬冬拿来苹果招待小朋友,让学生对同偏旁的字进行归类练习,最后树爷爷带大家去草地上“谈天说地”,练习用“有”说话。总之整节课中,她通过创设情境,把习题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学得活泼有趣,听得津津有味,当然课堂效率也就高了。总之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朝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尤其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长期的指导、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必将更加有效。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