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老人,活得太久,未必是福”你怎么看

“老人,活得太久,未必是福”你怎么看

发表时间:2024-07-09 23:22:21 来源:网友投稿

老人活得太久如果缺少生活质量,就形同白活一样,尽管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如果缺少了亲人朋友的关爱缺少了健康,相必不是“园中人”是根本体会不到当事人的苦楚与辛酸的。所以当下人比较注重生活质量,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反之就形同“行尸走肉”苦不堪言,如果不去及时关怀与疏导,或己又不能去释怀唯恐是难以善终的!

这句话引出了我满眼泪水,邻居家的叔婆,88岁还活着,但活得不如猪,猪有一日三餐,但叔婆有时仅得早上一碗稀饭,晚饭不定,有时候是干饭,也有稀饭。

她睡在一间危房里,床板都没有,只有2捆干稻草当床,10天没有没洗过一脸,一个月也没有冲过一次澡,满身臭味,衣服很脏,头发乱成一团,且爬满虫子,主要原因是叔婆爬也爬不动了,有力无气。

2个儿子在家,有子有孙,两个儿子都六十岁了,一个女儿嫁外村,同样有子有孙,由于关心不到位,照顾不到位,叔婆生活极为困难。

我们探望过叔婆对我们说,真心不想活这么久,这样生活环境她活了两年多。叔婆死后第二天她家人才知道,此时老鼠已咬了叔婆的半边脸。

我同意题主这样说法,同意这个观点。

老人活得太久,未必是福,确实如此!

我的外婆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今年五一去世的,九十六岁,去世时最疼爱的三个儿子一个也不在身边。

外婆小时候家里很穷,上外公家做了童养媳,长大后顺理成章的结婚生子,一共生了五个孩子,三男两女。

解放后外公由于认识字,当上了大队书记,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日子也慢慢的好些来。不过外婆有着那个年代的通病,就是重男轻女非常严重。

小时候常听我妈讲,由于外公经常要去下面的村子蹲点,所以在家的时间很少,家里的舅舅们什么事都不用做,而我妈和姨妈却要包揽所有的家务和农活。

那个年代每家需要出一个劳力去修河堤,那么辛苦的体力活,别人家大多是男人,而外婆总是让我妈和大姨去。

那时候家里穷,饭不够吃,经常用萝卜菜焖饭,白饭是舅舅们的,两个女儿吃萝卜菜,后来,我妈和大姨都说看着萝卜菜就烦。

再后来儿女们各自成家,老家只留下了外公外婆,外公由于属于国家干部,退休工资还比较丰厚,养两个老人外还有结余,这时候,几个儿子回家十分的勤快,外公外婆很高兴,外人看着也是一副父慈子孝的场景。

日子要是一直这样过着其实也不错,但是零六年的时候,外公去世了,只留下外婆一个人,还有外公去世后结算的二十个月的工资。

这一下老母亲再也不吃香了,三个舅舅全部盯上了那笔钱,后来终于为了几万块钱,反目成仇。你说我占了便宜。我说你拿了大头,最终成了一笔糊涂账,怎么也算不清楚,却喋喋不休的闹了好多年。

这时候外婆已经八十二岁了,没办法只有找两个女儿,但我家那时候爷爷和曾祖母还在,无法再接受她。

万幸的是外婆还能自理,于是就继续住在老房子里,相隔几百公里的大姨每年寒暑假,孙子放假就带着孩子回来陪着外婆,平时,就拜托隔壁的堂舅照看一下,我爸妈则每隔二天会开一个多小时的车去看她。

三个儿子却象人间蒸发似的,根本不露面。

直到今年过完年,外婆轻微中风,人没大碍,脑子却不太好使了,自理也就成为了难题,此时就需要人照顾。大姨和我妈去找舅舅们商量,他们还是那句话,钱拿出来,有钱就好说,没钱免谈。

就在儿女们为此吵闹不休的时候,外婆去世了,身边只有姨父一人。外婆走了她的葬礼也是由两个女儿女婿主持的,心心念念的儿子孙子一个也没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