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名句出处
血浓于水
[编辑本段]一、含义:
表意:血的浓度大于水。
蕴意:民族、种族感情至上。
引申意:亲情重于一切。
[编辑本段]二、关于“血浓于水”这个词的来历:
“血浓于水”一词,直译自“Thebloodisthickerthanwater”,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一名美军将领说出来的一句名言。
1859年6月18日,英国侵略军抵达天津的大沽口,打算沿河而上,攻入京津,逼迫清政府通过《天津条约》。他们与在大沽口炮台设防的清军发生了战斗。虽然当时太平天国声势正盛,清王朝这个国事糜烂,是一塌糊涂,但大沽口的清军却委实打得不赖。他们之前用沉船及其他障碍物堵塞了江面,使得英国炮舰不好展开火力。并且运用故意示弱,不开火,等英国舰队大模大样逼近了,才突然攻击的恐怖主义战法,干掉了几首英国小船。英国在陷入混乱以后,重新整队,再度攻来。这个英国兵也很勇敢,看到舰炮打不赢,就纷纷抢滩登陆,想从陆路进攻,拿下大沽口炮台。结果呢他们在海滩上死掉很多。这个时候在附近洋面上,还扎着一只美国舰队。美国政府当时和英法俄一道,从外交上逼迫清廷批准天津条约。但是对清朝宣战的只有英法两国,就是后来烧了咱们的圆明园“英法联军”。至于美国政府,在这场战争中仍然处于中立地位。这个你在史书上查得到。这时美国舰队的司令官,叫做“JosiahTatnall”的,他看见白种英国人进攻不力,正被黄种中国人在海滩上屠杀着。他就再也忍不住啦,不顾自己政府的立场,下令舰队向大沽口炮台的清军开火,并且命令美国士兵上岸帮助英国人。那么他向属下下的命令是什么呢?这个命令的原文就是:TheBloodIsThickerThanWater---血浓于水。JosiahTatnall的逻辑很简单---因为要帮cousin英国人打东亚病夫啊,所以不宣而战也无所谓。反正最后打赢了,TheBloodIsThickerThanWater从此成为一段佳话,一个有名的西谚。至于那个美国舰队的司令官,他因为违背了政府的立场却没有受到处罚,因为此举为美国赢得利益。
现在我们知道了,“血浓于水”这个词儿,记录着一段西方(白blood)列强不顾外交准则联手屠杀中国人(黄yellow)的历史,是两个流氓合力欺负一个弱小者打你没商量的理论依据,是一直沿用到今天的国际政治中丛林法则的最好体现,而且这个词儿,至今在英语里,至今还是一个reasonable的行为准则。
但是“血浓于水”这个词被中国人广泛使用,引伸为亲情,这与这个词的最初含义差别很大。
[编辑本段]三、其他解释
古时候亲人走失,往往采用滴血认亲的方式:若有血缘关系,滴入的血就会冲破水的阻隔融合在一起。人们之间所有的感情比做水,而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感情则为血。血比水浓故父母之情,世间无与伦比。另一种解释:“血浓于水”是由“君子之交淡如水”引申出来的。君子古代所有人的追求,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君子。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自然成为古人处理感情问题的最高指标。“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最高指标,凭什么亲情可以凌驾于“君子之交淡如水”之上呢?很简单:“血浓于水”!因为亲情是靠血脉来联系的,而血浓于水,也就是说亲情比君子之交还要浓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