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录的文言文翻译

录的文言文翻译

发表时间:2024-07-10 00:17:52 来源:网友投稿

1.古文《因话录》的翻译裴光德垍在中书。有故人官亦不卑,自远相访。裴公给恤优厚,従容款洽,在其第无所不为。乘间求京府判司。裴公曰:“公诚佳士,但此官与公不相当,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纲纪。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不妨却得,某必不可。”其执守如此。

翻译:

裴光德在中书省(指宰相府)任职时,有个官职也不小的老朋友从远方来拜访他。裴公招待他相当优厚,举止行动相当亲切。朋友在他的府第内毫无拘束之感。乘机请求他在京城官府谋个判司做做。裴光德对他说:“您确实是个有能力的读书人,但是这官给您做不合适。我不敢因为老朋友的私情而败坏了朝廷的制度。要是往后有瞎了眼的宰相同情你,可能会获得这个官职。至于我万万不会这样做。”

2.求文言文因话录翻译代宗独孤妃薨,赠贞懿皇后,将葬。尚父汾阳王在邠州,以其子尚主之故,欲致祭。遍问诸従事皆云;“自古无人臣祭皇后之仪。”汾阳曰:“此事须得柳侍御裁之。”时予外伯祖殿中侍御史,掌汾阳书记,奉使在京,即以书急召之。既至汾阳迎笑曰:“有切事,须藉侍御为之。”遂说祭事。殿中君初亦对如诸人,既而曰:“礼缘人情,令公勋德不同常人,且又为国姻戚,自令公始,亦谓得宜。”汾阳曰:“正合子仪本意。”殿中君草祭文,其官衔之首称:“驸马都尉郭暧父。”其中叙特恩许致祭之意,辞简礼备,汾阳览之大喜。

译:

代宗独孤妃去世,赠予贞懿皇后,将要下葬。尚父汾阳王在邠州,任命他的儿子娶了公主的缘故,要祭祀。问遍所有从事,都说;“自古以来没有人臣祭皇后的礼仪。”汾阳说:“这件事必须得柳侍御裁的。“当时我外伯祖殿中侍御史,掌管汾阳书记,奉使在京,就拿书紧急召见的。已到汾阳迎笑着说:“有迫切事情,须藉侍御为的。”于是说祭事。殿中你当初也回答像其他人,然后说:“讲人情,令您功勋德行不同平常的人,而且又为国家亲戚,从您开始,也就是说得最好。”汾阳说:“正合你意仪本。”殿中你起草祭文,他的官衔的首称:“驸马都尉郭暧父亲。“其中叙述特别恩许祭祀之意,言辞简约礼仪完备,汾阳看了十分高兴。

3.文言文的翻译已解决问题收藏转载到QQ空间文言文>

[标签:文言文]急ㄣ钛緼媃↘MM回答:2人气:4解决时间:2008-07-2309:52

满意答案王著教帝学书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⑤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⑥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⑦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⑧益⑨也。(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光义976~997年在位。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听政:处理政务。⑥内侍:此指太监。⑦遽:匆忙。⑧规:勉励。⑨益:得益。译文: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得其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然后又去问王著,王著还是说不行,太宗问其为什么呢,王著说“你的书法外形固然是好,但匆忙的说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戒。

4.文言文翻译《借书速还》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借书速还》

译文:

我小时侯就非常好学,但因家中贫穷,没钱来买书看,因此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看,并亲自抄录,按预定的日期归还。天气寒冷时砚台上的墨水都冻成坚实的冰了,手指冻僵了,屈伸很不灵便,但抄录从不怠慢。抄录完了急忙把书送还,一点也不敢超过预定的日期。所以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读到大量的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