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由鸣蝉想到的诗句

由鸣蝉想到的诗句

发表时间:2024-07-10 01:43:10 来源:网友投稿

1.关于鸣蝉的诗句

关于鸣蝉的诗句1.关于鸣蝉的诗句

1、宋·杨万里《夏夜追凉》

原文选段: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释义:

夏天晚上和白天一样的炎热,我把门打开出去站在月色之下,那茂密的小树林里面蝉叫个不停,突然感到一丝丝的孤独,倍感凉意却不是因为微风吹的。

2、唐·贾岛《早蝉》

原文选段: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释义:

初夏的蝉孤零零的在槐叶上鸣叫,蝉鸣的噪音配合那将落的太阳有一丝丝秋天的感觉。

3、唐·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原文选段: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释义:

夕阳西下凉风阵阵,听到蝉鸣的声音更加感到悲伤。

4、唐·白居易《早蝉》

原文选段: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释义:

一听到蝉叫的声音就感到惆怅,再听一会儿乡愁生起,这渭水之北的蝉鸣声,和家乡的是多么相似啊!

5、宋·杨万里《立秋日闻蝉》

原文选段: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释义:

雨下了一个晚上秋天要来了,今天晚上的蝉鸣诉说着秋天的到来。

2.关于夜晚鸣蝉的古诗(整首,两首,带注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来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

[编辑本段]注释

1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自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bai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du“明月惊鹊未安枝。”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5见:同“现”。

6西江月:词牌名zhi。

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但是诗人把这些形象dao巧妙地组织起来,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3.描写孩子捕鸣蝉的诗句

今天翻书的时候突然看到一首《所见》,虽然只是写一个儿童的一系列动作,但整首诗给人的感觉轻松愉快,充满一种欢乐的气氛,没有其他诗词那种压抑,伤感,一时兴起就收集了一些描写小孩子的诗词邀请大家一起放松一下,随便怀念一下自己的儿童时代。

1、《所见》清代: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村居》清代: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池上》唐代: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7、《牧童/令牧童答钟弱翁》唐代: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8、《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写儿童捕蝉的诗句

描写儿童捕蝉的诗句,关于蝉的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噪林愈静,鸟鸣景更幽儿时的夏天。

闻蝉声就有一种捕蝉的心痒。小伙儿各自握一根长竿,盯准了树枝上伏着的知了,嗖一下将长竿猛伸过去,那蝉,就被罩进竹竿尖的网斗上,死命地挣扎着叫。

就这样儿时的夏天,两耳之中,总是布满了蝉声。那时心灵也常常溢满着一种快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