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中与愁有关的诗句
1.李白写的关于愁的诗句
2.李白关于愁的诗句
李白写的关于愁的诗句1.写出三句李白的带愁字的诗句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2、《蜀道难》(选段)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译文: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3、《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明月。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4、《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5、《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译文:
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2.写出三句李白的带愁字的诗句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关于愁情晏殊《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少年不知愁滋味,为填新赋强说愁。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溢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3.李白写的愁情诗有哪些
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子夜吴歌之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之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长门怨》二首其一: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其二: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等等。
李白关于愁的诗句1.【关于愁的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人长.——李白《秋浦歌》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落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2.古往今来关于写愁的诗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北宋-李清照《醉花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唐五代-温庭筠《梦江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唐五代-李煜《相见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五代-李煜《虞美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北宋-李清照《一剪梅》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唐-李商隐《无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乌夜啼》(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念奴娇》(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李清照)。
3.求李清照李煜李白辛弃疾杜甫等人优秀伤愁诗词集我想要一些悲伤离别
李清照词《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琵琶行/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4.有关李白的古诗词及感悟
引用自李白原著《秋浦歌》一首.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而心中的忧愁好像这白发一样长.看着镜子中的影子,不知道两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染上这秋霜的.秋浦,在今天安徽省贵池县西.公元753年李白游历到此,创作组诗《秋浦歌》,共十七首.上面的为第十五首.小小的读后感:李白,酒中仙,文豪,诗中圣者.这里仍然没有要补充的资料.《秋浦歌》同昨天的《静夜思》一样是一首被广为传唱的作品.在曾经的传说中有人因为悲伤而一夜白发,诗里人不知道何时已满头白发,虽然没有一夜白发的沉痛,但是那三千丈的白头发,却比前者更夸张,愁意似乎也比前者更深更浓.这也是李白写诗的一个特点.夸张,甚至夸张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谁见过三千丈的头发?就算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也没有.但是就因为这样的修辞,诗人让人们明白了他心底的忧愁是那样深厚,可是又不会因为这样而使人觉得诗句全是在向人埋怨,这忧愁是诗人自己的,他不愿和读者分担,只是希望你了解罢了.可是文字天生就有影响力,不论作者如何胡言乱语,对看得人总会有影响,就算最后你觉得这个人写得东西根本不值一提,对他的文章根本不屑一顾,这也是作者对你的影响(猜得,只能这样自圆其说了.).可能对忧愁这种情绪诗人也很发愁,所以有了“缘愁似个长”的说法.他心底在奇怪‘我的愁绪为什么那么深那么长呢’吧,连下一句的时候自然就有了“何处得秋霜”的进一步疑惑.这是一个承递的疑问,也是进一步表达心底的忧愁.或许因为篇幅的局限,古代名诗人中许多都在写诗的时候用递进的逻辑,读得古诗到了一定程度您就会发现.递进明显是一种精炼的写作方法.当然读者也许会说“缘愁似个长”根本不是一个疑问,可是我的古文知识里有关于“缘”字的一种说法,就是有“缘”字的句子通常都会是疑问句,因此我作出了上面的结论.(况且这样理解好像更文学些.)读者明白了李白大诗人心里的忧愁像三千丈的白发一样长一样深一样浓烈就好,为什么非计较这忧愁如何表露呢?所以这一段您可以认为我完全是在乱讲,是牵强俯会而已.三千丈的白发没有,但是生活中难免有喜怒哀乐,就算在家里也有锅碗瓢盆交响曲,这是人生的常识.所以小女希望人们在过日子的时候别对着镜子发呆,也别像文学作品中的李白一样对着明镜问自己的白头发是从哪儿来的.您应该这样即使生活让我们落泪了,我们也要在脸上绽开美丽的微笑,即使生活使我们忧心忡忡了,我们也要给别人真诚的温暖.可是这似乎太理想化了,我这个人就是看到电视剧里感人的场面也会潸然泪下,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训别人呢?嘿嘿.。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