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什么意思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4-07-10 03:38:23 来源:网友投稿

意思是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原诗:《渭川田家》

唐代: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译文:傍晚斜阳照着村落,牛羊从田间回到破旧的巷子来;这时乡下的老人,正拄了拐杖在柴门旁等候者牧童的归来。现在正是初夏的季节,野鸡啼叫,麦子也正开着花。

蚕儿入眠桑树上的叶子也稀少了。农夫们荷着锄头回来,大家相见之下,彼此亲热地谈论,大有依依不舍的样子。看了这般情景,不禁羡慕农村生活的安逸,怅然地吟着《诗经》上“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来了。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在政治上进退两难之时,游览渭水两岸农村后有感而发的诗作。全诗用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农家晚归图,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暖暖的洒在静谧的村庄,牛羊在牧人的驱赶下沿着小巷缓缓归来。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依靠在柴门前,正四处张望等候着放牧的孙儿。长势喜人即将抽穗的麦田里传来阵阵野鸡叫,桑树上的桑叶日渐稀疏,蚕也到了脱皮之时。

农夫们结束了一天的农活,扛着锄头回来了,偶然在乡间小路上相遇,传来他们的谈笑风生。这种闲适安逸的生活不禁让诗人羡慕不已,而他只能吟诵起《式微》来一解心中的怅惘。

诗歌第一句作者就用夕阳西下的景象渲染了一幅乡村暮色图,为全诗笼罩上一层苍茫之感,也不禁引起诗人思归之情。通过“归”字统领全诗,描绘了牛羊归巷图,野老盼归图,雉雊鸣归图,蚕儿归眠图,田夫归家图五幅富有特色的农家图,乡村朴素恬静的生活画卷跃然眼前。

野老——田夫——牧童,各有所安,让人看到了生命的延续,第三联中一个“秀”字让人仿佛看到了耷拉着的饱满的麦穗,在晚风的吹送下掀起阵阵麦浪的情景,其中又夹杂着野鸡呼朋引伴的叫声;与之相对的是一个“稀”字,桑叶为何而稀疏?

那是因为孕育春蚕,桑叶的稀疏照应了“蚕眠”,此时的蚕也定是肥圆可爱,到了吐丝作茧的时候,这其中也涌动着生命的气息。荷锄而归的农人,笑语相谈。

“依依”是留恋,不忍分离的意思。虽忙碌一天但此处却不见其疲态,反见其自在安然。这样的暮归图,让独无所归的诗人既羡慕又惆怅,反衬的手法,更将诗人的孤单苦闷表现出来。诗人也借吟诵《式微》抒发自己向往悠闲的田园生活,急欲归隐的心情。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写景特点鲜明,意境诗意自然,写景与抒情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显示出冲淡天然的艺术情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