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怎么看
等高线地形图查看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数值大小
1.平原:海拔<200米;等高线稀疏
2.丘陵:200米<海拔<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较疏,弯曲处较和缓。
3.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呈V字形
4.高原:海拔>500米,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
稀疏:坡度缓。
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等高线封闭,数值中高周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形状与马鞍相似。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等高线地图查看总结:
面对地图看上北下是南,左西右为东,地图方位已辨明。
地图符号颜色识别:
绿为林地蓝为水,地貌、公路棕色绘,其它符号都用黑。
等高线显示地貌特点:
等高闭合是规律,弯曲形状象现地;线多山高线少低,坡陡线密坡缓稀。
等高线显示地貌原理:
由底到顶高度相等;水平切开,垂直投影。
地貌识别:
山顶凹地小环圈,区别要看示坡线;山顶短线向外指,凹地短线向里边;
山背曲线向外凸,山谷曲线向里弯;山背凸棱分水线,山谷凹底合水线;
两山相连叫鞍部,高低两组等高线;群山相连最高处,棱线称为山脊线。
规律:
凸高为低(山谷,等高线凸向数值大的,实际高度低)
凸低为高(山脊,等高线凸向数值小的,实际高度高)
地形起伏判定:
总观地貌形态,辨明各处高低;区分上坡下坡,沿线编号注记。
四种地形地物分布规律:
山成群形似脉,小山多在大山内;先抓大山做骨干,记了这脉记那脉。
上游窄下游宽,多条小河汇大川;河名顺着河边写,流向流速看注记;
桥梁渡口有几处,深度底质要熟悉。
(三)道路
平原地多而宽,山丘地,窄而少;山区若是有大路,多沿河旁和山谷。
(四)居民地
平原密山区稀;要记村镇有规迹;桥、堡、店、镇靠公路,沟、涧、岭、峪在山区;
泡、湾、河、洼顺水找,村、屯、庄、窑多散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