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中秋节黑板报版面设计图

中秋节黑板报版面设计图

发表时间:2024-07-10 03:43:26 来源:网友投稿

  作为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中秋节是非常精彩的。下面是中秋节黑板报版面设计图,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秋节黑板报版面设计图1中秋节黑板报版面设计图2中秋节黑板报版面设计图3  中秋节的习俗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晚上祭月陈列“月光马儿”,即指神像,还供有月饼、毛豆、鸡冠花等。“月光马儿”用纸做成,上部画太阴星君和菩萨像,下部画月宫和捣药的玉兔。玉兔像人一样站立着,拿着捣杵。神像金碧辉煌,颜色极为鲜明。长的七八尺短的二三尺,顶部有红绿两面旗,向月而供,供完就烧掉。

  ▼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

  ▼树中秋

  在广州有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大街小巷中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历史上兔儿爷曾出现过20来年的断档,白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销声匿迹,当20世纪80年代初重新出现时,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兔儿爷有了新生命的同时也有了新的属性和新的功能,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