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的文化、教育、卫生
教育:白沙在清朝就办起私塾和小学堂,民国时期开办过女子初级小学、国民小学、中心小学和保校。从1950年开办完小起,出现过村办校(点)、村级完小设初中班、公社完小设初中班、高中班的办学热。1972年,成立石阡县第二中学。1982年起白沙小学开办学前班,以后几年完小陆续开办。1984年,石阡第二中学与白沙中学合并为白沙初级中学。1985年,白沙中学11个班,646名学生,2001年,将1992年底的19个完小,9个教学点,调整为6所完小,12个教学点。2005年,全镇有7个学前班、学生395人,小学83个班、3241名学生,中学23个班,1297名学生、1986年以来,白沙镇获得“两基”攻坚,省地危改,“贫四”,“义教”,“党建扶贫”,“希望工程”引资、集资经费460.95万元,自筹95万元全部用于办学设施的改建。广播电视:1972年,白沙区广播站建立,1976年全区始建有线广播,各公社配备专职广播员,1978年全区实现户户通喇叭。1983年起,在大坪坡、大岩头两处建电视差转台,收转贵州电视节目。1990年电视差转台从大岩头移建在区政府后面小山上,收转卫星电视节目,1992年有线电视开通,传输3套电视节目,1995年电视节目增至6套。2000年实施“村村通”工程,石牛寨、桃子坪、化塘三个点落成。次年阡口站落成。2003年11月,实施“村村通”工程模拟数字工程;2005年,全镇有地面接收器3200个,电视机3500台。文化:白沙镇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区乡组织过湘戏、京剧、地方戏曲参加过地县汇演,并到乡村巡回演出,电影队曾在六七、八十年代活跃在村寨放映,花灯、茶灯、龙灯、狮子灯闹元宵连年不断,山歌、玩灯说唱、婚丧等红白事乐曲演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1992年,石牛寨村的王维忠随师傅进京表演“上刀山、下火海、杀铄”的武戏。卫生:1973年8月,白沙区8个乡、53个大队全面建立起农村合作医疗,1998年10月,新增300毫安照光机1台、分析仪等医疗设备,2002年,改建面积768平方米,总投资78万元的白沙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内设病床35张,开展下腹部手术、儿科、妇产科、内科、外科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2005年,中心卫生院有职工15人,中级职称2人,全镇有村卫生室23个,医生25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