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写天台的诗句

写天台的诗句

发表时间:2024-07-10 05:41:57 来源:网友投稿

1.徐霞客写关于天台诗句

徐霞客写关于天台诗句1.描写天台的诗句有哪些

1.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方孝孺《蚊对》

解释:天台生于是将枕头扔到地上,拍打心窝、发出长叹,披上衣服、走出门口,一直坐到天亮。

2.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李白《天台晓望》

解释:天台山邻近四明山,华丽清秀的山顶是百越国的最高峰。

3.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解释: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4.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

解释: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

5.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解释:那里逸兴多多,你可一定去上天台山逛逛,不到天台山就没有到浙江。

6.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贾岛《送无可上人》

解释:最终他应烟霞之约,把天台山作为近邻。

7.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孟浩然《舟中晓望》

解释:若要问我现在要去哪里?我要到天台山观赏石桥。

8.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解释:天台山着连四明山,日落以后就入国清寺休息。

9.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方孝孺《蚊对》

解释:天台生因为天气热而难受。晚上躺在细葛做的蚊帐里面,童子手里拿着大扇子在前面挥动,舒服极了,于是就睡着了。

10.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解释:后来得到一条船,避开元军占据的沙洲,逃出江口以北的海面,然后渡过扬子江口,进入苏州洋,辗转在四明、天台等地,最后到达永嘉。

2.徐霞客游记天台山游记赏析

《游天台山日记》这篇游记先略叙一路风光美景,再着重记叙登华顶峰,观断桥、珠帘瀑布,对华顶峰景色以及草木异状亦有一定描绘,

而对断桥、珠帘之水的描写则尤为细致,对水石交映、潭深水急之势颇有重笔。对明岩石洞之阔大、洞外石壁高耸之奇也写得气势非凡。其后对寒岩、鸣玉涧、琼台等各景也一一描绘。

《游天台山日记》是明代徐霞客所著《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是公元1613年徐霞客初游天台山时所记,反映了天台山的全貌,其语言清新朴素,精练准确。

扩展资料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的游历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始自丁未年(1607年)泛舟太湖、登洞庭山,但因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虽然他的母亲也鼓励他,并为他制作远游冠,以壮行色,但直到天启五年(1625),他每次出游的时间都不会太长,甚至有些年整年家居未出。

第二阶段则自天启五年(1625)他母亲王孺人逝世后直到崇祯十二年(1639),这期间历游浙、闽、赣、楚、粤西、黔、滇等地。

徐霞客的游历日记,在他自己有生之年并未加以整理编次。他于崇祯十三年(1640)从云南回到故家之后,将游历所记原稿托给他的家庭教师季梦良整理。季梦良先是推辞,后来要接受这项任务之时,徐霞客就过世了,这些文稿被徐的友人王忠纫携去,但此时文稿已有部分遗失。

不久王前往福建任官,仅将原稿略加排序,即交徐霞客之子徐屺带回,徐屺仍将文稿托给季梦良,于是季梦良遍搜遗帙手迹,整理残稿,补上王忠纫所没有补的那部分,按照地区分类,整理成篇。《徐霞客游记》形成一部完整著作形式,是季梦良的整理之功,这也是《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抄本。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