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为什么要让劳动成为必修课

为什么要让劳动成为必修课

发表时间:2024-07-10 05:44:33 来源:网友投稿

又到新学年开学季。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

劳动课将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算是正式“入编”了。对此公众给予极大的期待。一个人劳动的观念以及劳动技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后天的引导和培养。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也许大家对“劳育”这个词不熟悉,但事实上,劳动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的一部分,且始终贯穿于教育体系之中。

之前的劳动课不是一门课程。教师在落实劳动教育时,只能在口头上强调“劳动”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既帮父母减轻负担,在劳动中接受教育。如此的劳育既空洞又无法对劳育进行评价,充其量仅是“课程白条”。

《劳动课》“入编”之后,学校有了教材,有了专任教师,有了评价标准,学生的劳动教育步入正轨。如此安排既有利于提高劳动教育的地位,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方针,又能让学生切实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据悉各年级的劳动教材针对性强,有适合本年级的具体劳动技能,难易程度适中,比如择菜洗菜、清洁卫生,到种植蔬菜、饲养家禽,这些更能让教师对学生劳动评价具体化。

当然上好《劳动课》不只能靠学校一方努力,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这一点颇为关键。长期以来一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育,忽略了劳动能力的培养,甚至少数家长用鄙视劳动的观念“浇灌”孩子,这些观念都需要矫正。总之劳动课需要家校配合,共同努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要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热爱劳动的种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