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立德树人学生
那么又如何进行美德教育呢?
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应通过以下五个途径来传递美德教育的正能量。
途径1:主题教育体验
“教会学生做人”是美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美德教育不能只是苦口婆心式的“言传”,而是要在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中“身教”。在学校教育里,“主题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美德教育途径。它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行为表现,有针对性的将孝道、感恩、礼仪、励志等美德教育主题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以达到修正学生品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目的。主题教育一般一至两个月开展一个主题,开展方式可通过演讲比赛、征文大赛、主题班(队)会、班级论坛、讲故事、演情景剧、写主题周记、布置家庭实践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途径2:学科教学渗透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德教育资源。在人文学科教学中,可把爱国、励志、感恩、生存、生命等教育放在首要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感恩师长、自主自强等方面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地让学生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生活、增长生存、珍爱生命……在自然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可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途径3:班级管理自悟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是学生美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场所。在班级中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推行班级自主管理当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策略。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班级育人环境,使美德教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班级文化让学生自己去讨论酝酿;班级日常事务让学生自己去分工管理;班级存在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让学生在酝酿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叩击心灵、凝聚人心、激发信心,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律自悟、自我完善、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