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宋朝嘉佑二年的这一届科举,是千年最牛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共在位42年,先后用过九个年号。嘉佑是宋仁宗的年号之一,也是最后一个年号,这个年号一共用了八年时间。嘉佑二年是公元1057年,这一年宋仁宗赵祯已经在位35年了。这一年也是科举考试之年,而且嘉佑二年的这一届科举考试创造了辉煌的成绩,被誉为中国古代科举史上最牛的一届。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用过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在科举考试制度诞生之前,曾经存在过好几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从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到汉代的察举制,再到晋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这些选拔人才的方式虽然都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局限性也很大。科举制度是从隋朝时期开始的,此后历朝历代都沿用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一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时科举制度才被废除,算起来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存在了近1300年的时间。
科举制度比起古代其他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优越性比较明显。科举制度最大的优势在于公平和公正。以往世袭制察举制或者九品中正制,都很难做到公平和公正,因为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都是人为向朝廷举荐人才的。人为向朝廷举荐人才的方式主观性很强,而且很容易被人为掌控,结果一些社会底层的优秀人才往往都没机会得到举荐。相对来说科举制度就要公平,公正许多。首先它是以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人为操控。其次科举考试是面向全社会的读书人,而不是面对社会上层人士。所以寒门子弟也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
科举制度自从隋朝诞生以后,就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历史上许多有重要影响的人物都是通过科举考试登上历史舞台的。在中国历史上也诞生过许多家喻户晓的科举盛事,但是如果要问中国古代哪一届科举考试最厉害,那么无疑是宋仁宗嘉佑二年的这一届被誉为千年最牛的科举考试。
嘉佑二年的这届科考为中国历史贡献了不少重要的人物。唐宋八大家里面有四位都与这一届科举考试有关。其中大文学家欧阳修是这一届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而苏轼苏辙兄弟正是在这一届科考考中进士的。另外欧阳修的得意门生曾巩以及他的弟弟曾布也是在这一届科考考中进士的。苏轼苏辙兄弟以及曾巩三人都是唐宋八大家里面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而曾巩的弟弟曾布是王安石变法时期的得力干将。
除了以上几位杰出的人才,这一届科举考试还选拔到了程颢、张载、吕惠卿、章惇等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因此宋仁宗嘉佑二年的这一届科举考试被誉为科举史上最牛逼的一届。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