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故事梗概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正好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又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第二天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并拉拢项伯约为亲家,说服了项伯,让项伯答应为他在项羽面前说情,并允许让刘邦第二天去谢罪项羽。
第二天的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刘邦杀死。否则我们都将被他俘虏!”
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娱乐的,就让我舞剑吧。”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不料项伯也拔剑起舞,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去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刘邦。
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知道是刘邦的部下樊哙后,命令赏赐猪腿,又问能否再喝酒?
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项羽你曾和各位将士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
现在刘邦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霸上,等待大王您的到来。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您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是将已亡秦朝的作为延续罢了。我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回答。
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
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给了张良一对玉璧,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刘邦不胜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
范增接过玉璧,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而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杀了曹无伤。
扩展资料
赏析: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片断,它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
这样说是因为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
这种性格不改变,他就必然以失败告终。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鸿门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