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蛙泳教学纲要,1课程目标,2课程评价,3实施效果

蛙泳教学纲要,1课程目标,2课程评价,3实施效果

发表时间:2024-07-10 10:03:09 来源:网友投稿

一、说明

(一)《游泳》的课程性质:游泳课是根据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实际所开设的一门(专业任意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共有24学时,在大四第一学期末进行教学。

(二)教材及授课对象:选用教材全国体育院校游泳普修教材《游泳》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北京。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大四全体学生。

(三)《游泳》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游泳》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占据基础地位,对于学生今后从事专项教学、就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课程学习,希望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运用所学的游泳技能增进健康。2.掌握蛙泳技术以及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游泳教学与训练的一般原则、特点、常用的教学方法、练习形式和训练手段,达到四会要求(会练、会教、会讲、会写)。4.了解游泳比赛规则,提高观赏比赛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5.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四)《游泳》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类序号教学内容学时

理论部分1游泳概述

22游泳基本动作、注意事项与裁判法则

23录像观摩4实践部分

1蛙泳蹬腿练习22蛙泳滑手练习23蛙泳蹬腿与滑手配合练习

24蛙泳呼吸练习

25

蛙泳蹬腿与划手配合,滑手与呼吸配合练习

2

6蛙泳蹬腿、滑手与呼吸配合练习

27技术复习指导28

技术考试(机动)

2合计

24

(五)教学建议:1.及时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详尽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详细的教学进度,确保提高大纲教学效果。

2.注意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手段和方法,吸收最新技术动作,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大纲只是目标,具体的施教环节可灵活运用,选择多样的教学手段,凸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精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教学重点。。

3.技术教学重点抓动作规范,使学生正确掌握蛙泳技术,并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采用各种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4.在掌握好基本教材的基础上,课堂内要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学、自练、及互学互练提高教学能力。

5.制定合理可行的量化评定指标,突出本大纲的育人优势。教师应严格考试制度,规范考试标准,积极总结考试结果,技术考核和理论考试及时撰写考核报告和试卷分析报告,以对大纲进行改进和修订。

(六)考核要求:本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平时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70%(只进行实践考试,不考理论)。期末考试内容为蛙泳游进距离。

1.达标(10分)

2.技评:(10分)

A级9—10分动作技术标准,规范,有力度,节奏感强;动作省力,蹬、划水效果好。

B级7—8分动作技术比较标准,规范,有力度,有节奏感;动作比较省力,蹬、划水效果较好。

C级5—6分动作技术是蛙泳,但不太标准,规范,动作有一定力度,有一定节奏感,但不太省力,蹬、划水效果一般。

D级4分以下动作技术不是蛙泳,不标准,不规范,没有节奏感,蹬、划水效果不好,动作费力。

考试内容蛙泳技术蛙泳达标平时成绩合计得分比例

35%

35%

30%

100%

蛙泳距离

男25米20米15米10米女

15米12米9米6米得分(分)

10

8

7

6

3.平时成绩:(10分)

10分热爱游泳,不缺课,学习努力、认真。7—8分正常上课,课上纪律良好,学习认真。5—6分偶尔请假,服从教练命令,练习认真。4分以下迟到,缺课,上课不认真。二、教学内容&理论部分纲要:

1、游泳比赛场地介绍2、游泳运动的锻炼价值3、游泳运动的竞赛规则4、游泳运动的裁判法5、游泳运动的技术分析&技术部分教学:

1、蛙泳蹬腿练习2、蛙泳滑手练习

3、蛙泳蹬腿与滑手配合练习4、蛙泳呼吸练习

5、蛙泳蹬腿与划手配合,滑手与呼吸配合练习6、蛙泳蹬腿、滑手与呼吸配合练习

三、理论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游泳》,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游泳教材小组编写,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91.6

2、游泳:蛙泳技术图解,温宇红,李文静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