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江心屿有哪些传说、历史、故事

江心屿有哪些传说、历史、故事

发表时间:2024-07-10 23:17:00 来源:网友投稿

江心屿原初分东、西两个岛,当中隔着条水,名中川。

两个岛上各有一座山峰,山上长着草木荆藤,长年碧绿。

相传很久以前,东峰上盘踞着一头大象,西峰上盘踞着一头雄狮。

只因当中隔着江水,这两头野兽各自为王,谁也不侵犯谁,多少年都相安无事。

后来四川峨眉山的一位高僧,来到这里搭台讲经。

每日瓯江两岸都有许多善男信女前去听经。

高僧见他们很虔心,就带领大家搬石头,挑泥沙,把那条水填塞起来,在上面造了一座佛殿。

这样一来两个小岛就连在一起了,东峰上的大象和西锋上的狮子,都想制服对方,双方常常发生争斗。

一次高僧应邀到普陀山讲经去了,江心屿只剩下个小和尚,冷冷清清。

这日中午那狮子雄踞西山头,瞪起双眼,气虎虎地对着东峰大吼。

东峰大象看在眼里,气煞了,便呼地翘起长鼻头。

只那么一晃竟把对面西峰上的一颗大树勾住了,接着用力往回一拉,那颗树就被折成了两段。

这还得了狮子张开血盆大口,一声狂吼,就像落地地雷般震动海空。

一眨眼间东山大象和西山雄狮各向对方猛扑过去,就在刚刚填好的平地上撕咬起来。

双方都不肯示弱,只咬得血肉模糊,遍体鳞伤。

这里水下原是座龙宫,住着千岁的东海老龙王。

自从岛上两头野兽大斗以来,着老龙王被闹得头昏脑胀,不得安生,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很想教训它们一顿,今日恰恰是龙王三公主婚嫁吉日,龙宫里大摆宴席,君臣正在欢宴。

忽然龙王听见江心屿传来了凶猛的吼叫声、滚打声,连龙宫也有点摇摇晃晃起来。

龙王晓得又是大象和狮子在那里厮杀,不由火帽三丈,就传旨虾兵蟹将惩罚那两头野兽。

大象和狮子此时正在江心岛边沿扭成一团,拼个你死我活。

哪晓得顷刻间,天昏地暗,一个个闷雷,一阵阵狂风,一排排恶浪,向江心屿袭来,之一下儿功夫就把大象和狮子卷进了瓯江。

转眼间风停了,浪静了,瓯江两岸的田园、屋舍,还是老样子。

只是江心屿东首和西首的江面上,各冒出了一块礁石。

东首的叫象岩,模样神似,只是有半个身子躺在水里;西首的叫狮岩,它傲立涛头,似在数点着过往的船只。

人们就说它们就是那两头野兽变成的。

扩展资料

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属于中国四大名屿。

该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

历代著名诗人谢灵运、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

主要景点

1、江心十景

江心“十景”之说载于嘉庆年间《孤屿志》。

江心屿每年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有其独特的景观,前人因此推敲提炼为“十景”,包括罗浮雪影、春城烟雨、海淀朝霞、瓯江月色、孟楼潮韵、翠微残照、远浦归帆、沙汀渔火、塔院筠风、海岩泉香。

2、江心寺

现存之江心寺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面积约287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

前殿为天王殿,东西有长廊,两端置钟鼓楼。

今宋代古钟尚存。

中殿为圆通殿,最为壮观,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江心寺为全国32所观音菩萨道场之一。

殿内槛联匾额,琳琅满目。

寺周古木参天,景色清幽。

1983年列为全国对外开放142座重点寺院之一。

3、兴庆寺

兴庆寺原名净信院,又名西塔寺院。

宋高宗驻跸孤屿时,改称兴庆。

重建于清嘉庆年间。

寺两侧有琉璃泉,泉水清冽,为温州三大名泉之一。

寺墙内有橄榄一株,相传明万历十五年(1587)为郡守卫承芳所植,今尚结果累累。

建国后温州市博物馆建于此寺,常年展出历史文物。

4、浩然楼

浩然楼位于文信国公祠东侧,明万历八年(1580)建。

楼为木结构三开间重檐歇山顶,造型别致。

楼名取意文天祥《正气歌》中”浩然”二字。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唐代诗人孟浩然曾游江心屿,易名为孟楼。

光绪元年(1875)重修时,仍复名为浩然楼。

登楼远眺瓯江上往来的巨轮小帆,以及市区鳞次柿比房屋与海坛、翠微诸山,一览无余。

5、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位于江心寺东面。

南宋德佑二年(1276),文天祥自元兵押解途中脱险来温,留居中川寺,作《北归宿中川寺》诗。

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邑人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就义200周年而建此祠。

祠内原有文天祥石质雕像和名人题诗碑刻,后被毁坏,仅存清人秦瀛《宋文信国公造像题记》碑。

1981年整修,回廊镶嵌《正气歌》及20块后人凭吊诗词碑刻。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