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翻译及注释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翻译及注释

发表时间:2024-07-11 00:35:58 来源:网友投稿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翻译及注释如下:

翻译:

1、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2、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生往往无言答对,而贾谊却总是答得很完满,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的。于是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一年之内,就把他从博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3、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而去的,心情抑郁(不愉快)。在渡湘江的时候,作了一首赋,来凭吊屈原。

4、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谏阻认为这样做祸患就会由此产生。贾谊屡次上书,指出诸侯势力过大,有的封地连接数郡,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文帝不听。

几年以后粱怀王骑马时,从马上跌下摔死了,没有后代。贾谊认为自己这个老师没有当好,很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就死去了。贾谊死时只有三十三岁。

注释:

1、楚之同姓:屈、景、昭氏都是楚国王族的后代。楚国王族本来姓芈(mǐ),后来分出这三个氏。其中楚武王的儿子瑕(xié)被封于屈地(相传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所以以屈为氏。屈原即是屈瑕的后代。

2、左徒:楚国官名。

3、闻:见识,学识。

4、志:记,这里是指记忆力。

5、明于治乱:即“于治乱明”,状语后置。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于,对于。治乱复词偏义,义在“治”。治,这里用如名词,指治国大计。

6、娴(xián):熟练,熟悉。

7、辞令:应酬的语言。

8、入:指对内。

9、出:指对外。

10、接遇宾客:接待外国使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