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九龙镇有哪些村子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九龙镇有哪些村子

发表时间:2024-07-11 01:38:11 来源:网友投稿

http://wenku.baidu.com/view/a08e990102020740be1e9ba8.html

九龙镇

孙家艾泊

相传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杨、律二家立村,取孝源河源头三泉之一“艾耳泊”称杨家艾耳泊(见《重修胶志.建置》),清道光后孙姓成主姓,遂更名孙家艾耳泊,后简化为孙家艾泊。

挪庄

相传为马姓、张姓立村。原址在岭西与肖家岭共吃北沟泉水,为了争水村常闹纠纷,被逼迁至岭东坡,取名挪庄。

张家艾泊

相传建于清乾隆年间,由张姓立村,(含义同孙家艾泊)后简化为张家艾泊。

肖家岭

相传建村于明万历年间,从云南迁来立村,因地处西南乡进城大道上,有人进城打官司,被村长劝说消了气,便赠名消气岭,后演化为肖家岭。

东王屯

相传建村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白姓、王姓在锡恩岭下建村取名丰登屯,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被捻军所毁,1940年前仅剩七、八户人家,发展后改名王家屯,后来王姓迁走,名称依旧。

柏果树

据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修玉皇、三皇、菩萨庙碑记载:村名为王家庄。后因庙内有直径三米的大百果树两棵,远近闻名,遂以树改村名为百果树,后演化为柏果树。

建村年代不详。

毛家岭

相传建村于清雍正年间,由毛姓立村,因地处锡恩岭丛林中,取名丰林屯(见《重修胶志》),后改为毛家屯。

北匡家茔

相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村,原为律姓佃户给城里匡家看茔,村名匡家茔。随户数的增多,便在小河西岸向南另立一村,该村名北匡家茔。

《重修胶志》记为匡家茔。

南匡家茔

向南另立一村,名南匡家茔。

迟家屯

相传明洪武年间有姜、滕两姓立村,因地处龙山岭南沟,地势形如椅子,名大王椅北沟故名王椅沟屯。明永乐四年(1404年)迟姓迁入,遂渐成为主姓,天顺七年(1463年)后改为迟家屯。

《重修胶志》“地图”标为王椅沟屯,建置记为迟家屯。

西宋家茔

相传建村于清朝,据州志载,清顺治进士,广东布政使宋可发死后葬于此,由顾姓看坟,繁衍成村,名宋家茔。当地二村重名,以方位区分,此为西村,名西宋家茔。

永安屯

相传建村于清初顺治年间。董姓从小云南迁来立村,以吉祥嘉言命村为永安屯。

董家屯

相传清嘉庆年间有董成南、董成松兄弟由大村逃难到此落户,取名董家屯。

《重修胶志.建置》记载为董家屯。

宅户屯

盛家村

据传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由盛姓立村。

双岭

相传建村于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因村址位于双岭南侧。双岭明万历《莱州府志》载:岭上有宋朝王氏双女冢,故称双岭,村以双岭命名。

中赵家

相处建村于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赵姓立村,名赵家庄。

李家庄

相传建村于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李姓迁来立村,以姓氏命名。

陈家庄

斜庄

相传建村于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因坐落在海拔92.8米岭地东坡,大部分房屋随自然坡向呈东北方向建筑,故取名斜庄。

柳沟

相传是明代从云南移民来此立村,因地处岭地沟谷,柳树成林,取名柳沟。

建村年代不详。

东宋家茔

相处建村于明朝,有佃户给宋家看茔,繁衍成村,以宋家茔为村名,为区分西边的宋家茔,遂叫做东宋家茔。

柘沟

相传建村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因从落在土埠前,取名埠前庄,当时岭坡多柘树,被叫作柘沟。

《重修胶志》载为柘沟。

匡家岭

相传建村于明朝,匡姓立村,以姓氏命名匡家庄。

菩萨庙

相传明洪熙元年(1425年),因村内由高姓老祖母修建菩萨庙,借以命名。

大闹埠

相传明代建村,因村周围多岭埠,立村后称为闹埠,后发展为二村,该村较大,称大闹埠。

《重修胶志》记为闹埠子。

小闹埠

相传建村于明代,因村周围多岭埠立村,故称闹埠,后发展为大小二村,该村称小闹埠。

朱家埠

相传建村在明代,有朱姓从云南移来立村,因地处土埠,取名朱家埠。

高家洼

据说建村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由高姓立村,因地势低洼而得名。

道光版《重修胶志》就有记载。

南孙家庄

相传明万历年前,有佃户给孙家看茔,后繁衍成村,取名北铺子,因系孙家佃户村,故又名孙家庄。

殷家洼

因地势较洼名殷家洼。

建村说法不一,有说是唐代,有说是明代,殷姓从云南迁来立村。

小宋家庄

相传建村于明朝,具体年代不详,由宋姓立村,名宋家庄,后人口增多,以河为界分为两村,该村称小宋家庄。

《重修胶志》记为宋家庄。

大宋家庄

相传建村于明朝,具体年代不详,由宋姓立村,名宋家庄,后人口增多,以河为界分为两个村,该村在东称为大宋家庄。

《重修胶志》载为大宋家庄。

瓦屋村

相处清初总兵曾扎营于此(未见史传)建有高屋瓦房,后立村即以瓦屋命村。

人荣

有的说姓任的在此看茔,立村后便叫任茔,后雅化为人荣。

建村年代不详。道光版《重修胶志》载为人茔庄。

兰东

《重修胶志》记载为大兰东和小兰东两个自然村,传说该地西岭早有村名叫“金玉兰”,建村在其东,故名兰东(无考)。

建村年代不详。

车家河

传说元代建村,因地处一小河(车家河)源头,有许多泉水汇入此,村名被叫做聚水河。后车姓发展为主姓,遂改为车家河。

打连沟屯

因村庄在地形似褡裢的沟坡,约定俗成遂叫做褡裢沟屯,后简化为打连沟屯(见《增修胶志.建置》)。

建村年代不详。《重修胶志》地图标为常丰屯。

小打连沟屯

因村庄在地形似褡裢的沟坡,约定俗成遂叫做褡裢沟屯,后简化为打连沟屯(见《增修胶志.建置》)。民初仍叫常丰屯,后从打连沟屯分出另建新村,因户数少,故名小打连沟屯。

名称来历见打连沟屯。

藏家屯

相传建村于明朝成化年间。臧姓兄弟六人从云南移来立村,取名臧家屯。

栾家坟

相传建村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张大滨从胶州南乡大台(今属胶南市)迁来立村,名金河庄。明嘉靖年间胶州大户栾检斋葬于此,后张姓在该村已无人,遂名栾家坟。

同心

爱国

夼集

传说唐朝末年郭氏立村。清光《重修胶志》载为柴路夼,是胶城烧柴主要集散地,故名。又因距胶州城25里又称二十五里夼。也称夼集。

建村年代不详。

北赵家

相传在明朝中期立村,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因靠海近,曾被称为东海庄,该村是城里赵小官的佃户村,遂被叫为赵家庄。

不落林

高家艾泊

相传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安姓从云南迁来立村,名安家艾耳泊。(含义见上),道光二十五年《重修胶志.建置》载为高家艾耳泊。后简化为高家艾泊。

洋河垭

大王邑

道光年间叫王义庄见《重修胶志》。后演化为大王邑。

据《增修胶志.金石》:“重修集元观碑”载:嘉定十七年(1224年)道士贾志渊寓此券地五百余亩于观之周围,与其徒兴修构圣堂、云房俱备,请王义村师真观咸仪孙志忠主盟。这证明在南宋时就有该村。具体建村时间和含义不详。

蔡家沟

车家河屯

东有车家河遂称为车家河屯。

建村年代不详。《重修胶志》地图标为景河庄。建置记为车家河屯属景要社。

十五里夼

相传原名展家夼,因据胶城十五里,渐渐被叫做十五里夼。

建村年代不详。《重修胶志.建置》也记载为十五里夼。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