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学分绩”的困境
在学分绩点为重点的大学生活中,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成为了学分绩点的扯线木偶,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业、升学看的是学分和绩点,大学生选课时不得不选择分高事少的老师,而老师也不得不降低标准,迎合学生。
卓越同行网就这一热点进行了小范围的调研,发现不少同学认为,社会化的大学生与迎合学生的老师,实际上都是“学分绩”背景下的“套路”。
@北北有鱼:我觉得现在大学生把绩点和证书看的太重要了,所以才会有很多套路老师的行为,因为没有人会在意你是否认真学了这么课,人们只看你是否复习到了老师要考的重点。
@燕子:以我个人的看法,大学生到最后还是要就业的,而就业要看的成绩与奖学金,如果这所大学很好,而且是以严格要求学生的教学风貌出名的话,那当然没问题,但是大学里很多老师的评分标准并不是一致的,有的严有的松,为了自己能够有更高的就业平台(当然学生自己有惰性也是一部分原因),明显选择打分高的老师好啊。
@可可可乐呵呵:这的确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现在就是大学生,这种感觉很深,但却无能为力,学校纵容了我们的堕落,但却并不能对我们的未来负责,到了社会一切从头开始学。
关于学分绩的吐槽,从来就没有停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卓越同行网有几点意见:
1、更综合的选拔,鼓励个性化发展
推行更加松散的等级制学分绩,让学生不再盯着绩点小数点后几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评分制度中加入参与其他活动的计分,而不仅仅是学术成绩,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2、老师授课方式与考核方法的改变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帮助、解忧、改善教学方法,而非仅仅在结果上面要求严格,多与学生交流,及时纠正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心。并对考核方法进行调整,不仅仅是只看期末考试成绩,也要在平时加入与课程相关的小活动,小论文,让考核更加客观,学生也可以在平时认真研究这门课程。
3、及时调整,科学管理
对学分绩的改革是为了减少同学们刷水课,刷高分这样的现象,但进行改革之后,同学们恐怕会更加忙碌,忙着课业的同时也要同时兼顾活动,学校要长远发展,对改革进行及时调整,减轻同学负担。
高校学分绩改革能帮助学生多元发展,将理想化为现实,解决现在大学生空有一张文凭困境。尽管有着不少风浪与挑战,但还是要勇敢改革,让大学四年不荒废。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