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怎样做好QC&QA工作

怎样做好QC&QA工作

发表时间:2024-07-11 03:00:44 来源:网友投稿

任何不良的防止,均是要点点滴滴地去做,而且要彻底的执行。但是品质的坚持就得先求稳定,而要有稳定的品质,当然得从产生不良的变异来加以预防及控制。在进行品质活动的过程中,下面几点是各阶层的管理人员应全力以赴去对待的:1、稳定的人员,人员流动高低,往往可以反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程度,尤其高人员流动率的企业,一切成长的条件,将随着人员流动而流失。品质亦是如此。试想一个新进的人员,除了因工作熟练度差而效率低下外,还有对于机器、工具的不了解,对材料的不了解,对作业方法的不熟练,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也不认识等,太多太多变因之存在,我们又如何能希望从他们身上取得稳定的品质呢?就是有,也得付出事半功倍的代价。我们对人员的流动,不能只会感到困扰,而是要采取有效的「堵流」措施;稳定人员,说起来容易却做起来难。但是假如各阶层的管理人员能以「我心中有你」的态度对待下属,自然易于培养「你心中有我」的工作情感;其次是需要有实际的行动,这些行动就是所谓的「激励措施」。

2、良好的教育训练,企业需要的是既快速又稳定的成长,其关键则在于企业的「人」。若人员能稳定,当然就可以逐步的熟练工作,累计经验以至于熟能生巧。但是这一条「自我摸索」的路太远了,现代是科学管理时代,讲究的是快速的技巧。如何使企业内的每一个成员,对于工作能更有效率及更高品质地来完成,一套良好的教育训练计划实为不可少。现代的企业管理讲究的是多元的专业化,每一项工作均有它的专业知识及理论基础。如何将这些专业知识及理论基础演化为实用性的技巧,则需要由具有理论基础及专业经验的人来进行,也才能尽快地填补企业内成员工作经验的不足及理念上的差异所造成的沟通协调的困难。

3、建立标准化,标准化,可以说是种制度,或是说规定,或工作规则,更是工作方法。所有的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变数均很多,尤其是人的变异。人的变异包括:换了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也会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及工作方法。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累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储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就跟着流失;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就是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而出现太大的差异。因为建立工作标准,才是维持工作稳定,从而稳定品质的最彻底的工作。如何建立工作标准?只要下定决心,其实标准亦可逐步建立,企业内的营运自然可以逐步的从「人治」转变为「法制」(依制度运作)了。

4、消除环境乱现象,工作场所「脏乱」,代表的是效率低落、品质不稳定及种种的浪费。脏乱指的是机器摆放不当及缺乏保养整理,工具、夹治具之放置及整理,材料、半成品、成品、待修品、报废品之放置及处理,工作台、办公桌之整理;地上及通道紊乱摆放及不干净。因为脏乱就会衍生许多工作困扰,要消除困扰,就得从最基础的脏乱着手。每个人都知道,做事不讲究,即无法得到高品质的产品,而工作场所乱,即是做事不讲究的最明显代表。近代日本管理专家提出了一道消除脏乱的良方,就是推行「5S活动」。我们也确信有决心能维持地推行5S活动的企业,它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也包括品质在内。工作场所脏乱,所产生的制品通常是不稳定的,反过来说干净清爽的工作场所,其产品又是如何呢?我们可以自找答案。

5、统计管理(SQC),美国品管专家戴明(Deming)博士曾经明白的指出:「注重工作绩效,尤其是透过统计方法来管制品质,是日本的产品品质优异之所在,任何国家除非学会这一统计方法,否则很难与其匹敌。」的确,日本企业将统计的手法普遍地教导给公司的员工,不但工程师使用统计手法解决问题,现场最基层的操作人员也学会在品管圈(QCC)的活动中,如何应用统计的手法,分析不良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传统的品管方法是对产品进行检验,让良品继续流向次工程,而将不良品予以剔除,并进行整修或报废处理。这种做法只能得到被检验产品的品质讯息,而对于产品的品质改善却没什么意义。应用统计原理来进行产品品质及服务品质的改善,可以说是品质管制在近代获得突破的主要原因。统计原理衍生出许多改善工具。这些改善工具在企业内是否有效甚至广泛地被应用,实在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品质管理进行的尺度。

6、稳定的供料厂商,“好的产品来自于好的物料”,再好的技术,再好的机器设备,假如缺乏良好稳定的材料来配合,还是难以生产良好又稳定的产品的,由此可见材料的重要性。很多的人有这么一个偏见,认为材料是愈便宜愈好,材料愈便宜,物料成本就低,整个制造成本就跟着降低,所以就一意地追求便宜的物料,今天向甲供料商买,下个月也许因为乙供料商较便宜就毫不犹豫地转向乙供料商采购,如此地做下去,自认为很精明,其实不见得高明。频频更换材料厂商,物料缺乏一致性,当然就会不稳定,低价购买的物料往往是低品质或较不稳定的物料。试想缺乏一致性或低品质的物料,除了产出低品质的产品外,「品质成本」更会大副增加。减少有限的制造成本,不只利润减少,对产品形象及企业形象更是损失,这也就是「精明」与「高明」差别之所在了。

7、完善的机器保养制度,产品靠机器生产,机器有精度与寿命,机器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平常得注意保养,身体不保养健康就差,同样的机器不注意保养,机器精度及寿命跟着下降,制品品质跟着没有保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