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昔日孟尝也任用鸡鸣狗盗之徒是什么意思

昔日孟尝也任用鸡鸣狗盗之徒是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4-07-11 05:29:02 来源:网友投稿

这个成语原意指学鸡鸣叫,装成狗的样子蒙混过关的事情。后来比喻低贱的技能或行为,亦指具有这种技能或行为的人。春秋战国时期,孟尝君礼贤下士门客众多,秦昭王想拜他为相,可这时有人进言道:“孟尝君虽很贤能,但他是齐国人,如果拜他为相,他一定会为齐国利益着想,那样的话,秦国就危险了。”这番话说得秦昭王临时改变了主意,立即将孟尝君关押起,并且想找借口把他除掉。后来以善养门客著称的孟尝君在生死攸关之际,依靠鸡鸣狗盗之力,逃过了一劫,从而让我们看到孟尝君胸怀博大、知人善任、智慧超群的优秀特质以及门客们对他的忠心耿耿。正因为孟尝君胸襟博大,才能包容门下食客,哪怕他们无一技之长,并出现了门客三千的盛况。正因为他能知人善任,一些看似只会鸡鸣狗盗的平庸之辈,在关键时刻却能站出来,一展身手。由此可以说尽管“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多用于贬义,比喻微不足道的本领或偷偷摸摸的行为,似乎难登大雅之堂,但是通过深入学习、解读该成语故事,却让人浮想联翩,受益匪浅。

孟尝君正是拥有这种不论才大才小唯能者用之的用人理念,进而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才使得仅会鸡鸣狗盗这样的雕虫小技的无名氏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助其一臂之力。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