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邪在文言文中通什么

邪在文言文中通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11 05:42:03 来源:网友投稿

邪字在古汉语中有四种意思:

(1)不正当,邪恶。这个意思跟现代汉语是一致的。例:

《荀子》中的《大略》篇:“此邪行之所以起,刑罚之所以多也。”

(2)中医认为引起疾病的环境和因素。例:

史游《急就篇》:“灸刺和药逐去邪。”

现代汉语中也有“风邪”一说,与之相类。

(3)歪斜,与“正”相对。例:

《晋书》中的《舆服志》:“安车邪拖之”。“安车”指可以坐的小车。这个意义后来写成“斜”。

以上意义中的邪字发音都与现代汉语的邪字一样。

(4)发“爷”音,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或“呢”。例:

《荀子》中的《天论》篇:“治乱天邪?”(安定或者动乱是老天造成的吗?)

这个意义的邪后来写成“耶”。如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的小诗:“是耶,非耶,化为蝴蝶!”小诗实则来自陶然亭东北方向的高地锦秋墩南坡一无名氏墓志铭,人因此诗而称其墓为“蝴蝶冢”,又称”香冢“。凄邪?美邪?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