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到底是先有的端午节,还是先有的屈原跳江

到底是先有的端午节,还是先有的屈原跳江

发表时间:2024-07-11 06:00:26 来源:网友投稿

应该是先有端午节,然后才有屈原跳江的故事。

端午节其实最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只是那个时候这个节日的名字并不叫作端午节,它的名字叫做夏至节。这个节日主要是为了迎接夏天的到来,所以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进行大扫除和祛暑的活动。

到了西周的时候,在这一天又开始融入了龙的元素,所以就有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惯。其实粽子在那时是用来祭祀用的,端午节的时候大家会把包好的粽子投到江里,这是为了给江里的蛟龙喂食,为家人祈求平安。

后来到了西汉时期,端午节的意义才发生了改变。屈原在当天投江自尽后,楚国的老百姓都非常的伤心,大家纷纷赶到江边去拯救屈原。还有不少渔夫自己划着船想要去救他和打捞它的尸体。一个渔夫为了防止屈原的身躯被鱼虾蟹吃了,所以就把饭团丢到江里希望喂饱它们,这样就不会咬食屈大夫的身体了。

当地人看到了这样的做法所以就开始效仿,后来还有一个医师抱着雄黄酒倒在江里,说是要把江里的蛟龙灌醉,这样就不会伤害屈原了。当地人在丢饭团的时候又担心会被蛟龙给吃了,所以就用树叶把米饭包起来。所以粽子就因此而得到了。

现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习俗都是因为纪念屈原而产生的。之前虽然已经有端午节的存在了,但是它的意义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且它当时的名字也不是叫做端午节,只是在屈原跳江之后才慢慢的稳定了这个节日的名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