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焦作各县方言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跟河南话差那么多

焦作各县方言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跟河南话差那么多

发表时间:2024-07-11 06:33:21 来源:网友投稿

焦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古时被称为:怀州。又因离洛阳较近,所以焦作历来被看作是兵家必争战略要地。史书记在公元220年,汉献帝让位于魏王曹丕后,汉献帝被奉为了“山阳公”的称号。因此山阳也变成了焦作的一个代名词。并一直延续至今。在现今的焦作市墙北、墙南一带还有古山阳城的遗址痕迹。

说到正题焦作方言是隶属于中原官话区的,而中原官话区又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按道理来讲焦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为什么焦作各县方言讲起来,不是焦作本地人的话,甚至连很多河南人都很难听得懂。从地理因素来说由于焦作地区与山西省南部接壤;习俗与山西的习俗相近;从历史因素来说由于明代的那次洪洞县大移民,使得焦作方言中融入了大量的山西南部方言腔调的成分。

在北方方言系中大多语调并没有短促的入声调,但少数北方方言中有入声调。最为明显的就当属焦作地区的方言,尤其是以沁阳地区方言和博爱地区方言为代表的焦作方言入声调尤为突出。

有个笑话就可以说明焦作方言的一些特点。在这段笑话里,加粗字为正常话,括号内为焦作方言的意思(编者注):一烧包(焦作方言:暴发户)回到家中,进屋见着他大伯(焦作方言:音掰)。他大伯问他:“多旦(焦作方言:什么时候)回来的?”他答:“昨晚上。”他大伯抬手给了他一耳光:“昨(坐)晚(碗)上,你还坐锅上哩,到底是多旦?”“夜个黑。”又问:“吃饭了没有?”他答:“刚吃过。”又是一巴掌:“刚吃过(锅),你还刚吃完(碗)哩。”烧包搔了搔头,答道:“将吃罢。”

这个笑话如果是用普通话来念,就是一个寻常的日常对话。但是如果用焦作方言来念,却能让人笑破肚皮。在焦作方言中,“昨天”的“昨”音和“坐下”的“坐”音,“过去”的“过”音和“锅盖”的“锅”音,发音基本是相同的。如果是一个不了解焦作方言的人,就会闹出不少笑话来,就像那个“烧包”一样,莫名其妙地白白挨了他大伯的两记耳光。

焦作历史悠外,人民勤劳朴实。为焦作点个赞。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