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启蒙几岁开始好
【#少儿升学#导语】数学启蒙几岁开始好?其实过早或过晚进行数学启蒙都是不正确的,家长应该利用好孩子重要的几个数学启蒙阶段,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为孩子引入数学学科的概念、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那么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欢迎各位家长的关注。1.数学启蒙几岁开始好?
具体来说孩子的数学启蒙期有五个阶段,分别是0-1岁、1-3岁、3-6岁、6-9岁、9-12岁。而过了12岁,孩子学习数学的敏感期就错过了。当然这五个阶段的学习节奏快慢不同,深度也不尽相同。
0-1岁:
孩子0-1岁的时候,大脑完成40%的发育,包括大脑神经元细胞、髓鞘和海马体以及其中的各种链接都在这个阶段发育完成。
1-3岁:
用实物给这个阶段的孩子做数学启蒙会更好,要让孩子在“触感中”理解数学。
3-6岁:
3-6岁,是儿童理解数学概念、发展运算能力以及综合学习数学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应频繁地和孩子亲子共读数学绘本,引导孩子思考,并且进行一定规模的数学思维训练。
6-9岁:
6-9岁是孩子由具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最关键的时刻,在这个阶段,家长需要重视对孩子归纳总结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技能的训练。
9-12岁:
这是孩子数学启蒙的最后一个数学敏感期。也是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时期。
2.真正的数感是什么?
所谓数感,指的就是对数字的感觉,由孩子的大脑决定,包括多少、大小、远近等等有内容和对比的概念。
可以说,数感是学好数学的根基,对孩子的早期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事实上,婴幼儿时期孩子就已经有数感了,如果眼前有好几堆糖果,他肯定会选择最多的那一堆。不过此时他的数感非常混沌和浅显,只能分辨多与少。
到3~6岁,孩子的数学启蒙真正进入黄金期,此时他们开始意识到数量的存在,并能感受到数量的变化,而且已经能通过数手指对应数字的次序和量级。
3.数学超前教育的危害
在家长的重复教授和引导下,孩子可能会逐渐说出数字了,但此时他们对数字本身完全没有概念,若父母太过功利,反而会破坏孩子的数学思维。
就像中山大学数学院副教授娄文老师所说的那样,父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最基本的原则是不用学习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数学。
也就是说,家长不能提前教孩子背数字、做简单的算术,这便是运用成人的思维对孩子进行固化指导。
而且,有心理研究证明,6岁之后的孩子才能进行脱离实物的小范围加减运算,这证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家长要知道,数学并不是为了考试分数而教授的简单算术,它本质上是一种思维。
事实上,很多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都与数学不好有关,这是因为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缺乏这样的空间、大小、远近、多少概念。
比如方向感特别差、做事没条理、缺乏时间管理能力、总爱拖拉、粗心大意、常常上一秒记得下一秒就忘了。
这背后代表的是空间思维、分类思维、逻辑混乱、不缜密的问题。
4.数学启蒙的正确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孩子最开始对数字的认知从“量”开始,而12345这些都只是符号。
因此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孩子把数字与具体的事物做出对应,让他知道各个数字代表的量级大小。
换言之,家长给孩子做数学启蒙,必须依据实物,让孩子能看得见摸得着,这样理解起来才不是抽象的。
这其实与孩子的图片思维也有关系,为什么培养小孩的习惯、增加认知都要用到绘本呢?因为图画才能给孩子最直观的感受。
如果只是单纯讲故事,或单纯让孩子背诵数字,得到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而且,给孩子做数学启蒙应该循序渐进,根据他的成长规律制定具体方向。只有帮孩子夯实基础,才能在这上面建立起数学这栋高楼大厦。
那么给孩子做数学启蒙的正确顺序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了解数字以及量级,使其顺序相对应;
其次理解三维空间;
然后教孩子如何书写数字;
最后教孩子做简单的运算。
5.使用数学启蒙教具辅助培养数感
如何让孩子了解数字以及量级?作为数学启蒙的第一步,建议家长们运用一些教具来辅助学习,比如积木、木棍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