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北京卷文言文阅读
1.求:北京高考语文背诵2013重点句北京高考语文背诵与默写篇目(38篇)(一)古文(17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2、《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曹刿论战》《左传》十年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2613137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诗词曲(21篇)1、《氓》《诗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国殇》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
2.秦仪,长七尺五寸,文言文阅读答案(北京卷)200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文言文(带翻译)二、本大题共五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1)叔孙通者,薛人也。
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
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
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2)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
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3)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
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4)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
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①。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
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
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
大行设九宾胪传。(5)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
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
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
觞九行谒者②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赐诸生。
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取材于《史记·叔孙通传》)①肄:学习、练习②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益:渐渐B.度吾所能行为之度:估量C.若真鄙儒也鄙:品德低下D.竟朝置酒竟:直至……终了【答案和解析】【答案】C【考点】考查对文中实词的理解【解析】C项,据第三段“若真鄙儒也”之前的内容“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
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和叔孙通笑着说:“你等真是……的儒生”及下一段众儒生被征召的情况来看,叔孙通此处断不会认为他们“品德低下”,应当译为“见识浅陋”。
课文《曹刿论战》有“肉食者鄙”,《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句子。【思路分析】文言文实词的推断,基本方法就是代入原文,据上下文的文意进行排除或筛选,至于据结构、语法等进行分析,还不如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难度不要大),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形成语感。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①及项梁之薛②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C.①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D.①度吾所能行为之②数十年,竟为秦所灭【答案和解析】【答案】A【考点】考查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解析】A项均为介词“趁机”。
B项:到(动词)/的(助词)。C项:按照(介词)/在(介词)。
D项:所字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或不译/被(介词),被动句固定句式“为……所”【思路分析】所考查的虚词均出自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文虚词。对照句出自教材或选文。
对于前者可以此句中该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前一句子,看看讲的通还是讲不通。对于后者则需要先找到句子在原文的所在,看整个句子乃至一段的意思而定。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诸侯一起拥戴汉王在定陶即位为皇帝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您都是凭当面阿谀得到了信任和富贵C.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摆开战车骑兵步兵以拱卫皇宫,设置士兵的队列,并竖起旗帜D.以尊卑次起上寿按照地位高低的次序起身上前,为皇帝祝寿【答案和解析】【答案】C【考点】考查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解析】C项:“车骑”翻译成“战车骑兵”错【思路分析】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翻译,难度不大,但考生一定要据上下文仔细辨别其翻译中的细微之处。
据文章第二、三段可知,这是叔孙通为汉帝制定礼仪以使君臣的尊卑有序。朝堂上当然不会像作战那样排兵布阵了。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②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③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④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⑤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⑥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⑤【答案和解析】【答案】B【考点】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解析】②写的是高帝的做法,据此可排除A、C两项;⑤写的是叔孙通帮助恢复古礼后的效果,不能说明其“识时务,有眼。
3.2011高考北京卷语文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
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誳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但是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
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河上②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之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
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陈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但是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
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使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
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但是管仲免于累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今人君之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③,不能生鳝鳢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
(取材于《淮南子·汜论训》)注释:①誳:弯曲。②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
③涔:积水。【参考译文】有些事情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有些事情是可以说但不能做的,有些事情是容易做但难以成功的,有些事情是既难做成又相当容易做坏的。
这四方面的策略,只有圣人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时刻留意。小事委曲、大事伸张,圣人是这样的处事原则;小处可以弯曲,大处必须站直,圣人是这样的行事原则。
周公有杀害亲兄弟管蔡的精神负担,齐桓公有和公子纠争夺国政的恶名,但是周公以匡扶周室的正义行为弥补了杀害兄弟的缺憾,齐桓公用称霸天下的功绩抵消了他的丑事恶名,所以两位还都算是圣贤者。假使因为其人有些小的过失而抹杀了他的优点,那么天下就再也难以有圣王和贤相了。
所以眼睛稍有疵点,但只要不妨碍看东西,就不必用火炙烤;咽喉稍有不适,只要不妨碍呼吸,就不必凿开喉管。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带,尽管小土丘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但这一地带仍不失平坦;水流急得会激起波浪,有时浪头高达数尺之高,但河水仍不失平静。
过去曹沫为鲁国带兵打仗,屡战屡败,丢失国土数千里。假使曹沫不作长远打算,不转身往后撤退,拔剑刎颈自杀,那么他就永远是个败军中的败将。
但是曹沫并不为一时的失败而害臊,他所感到的耻辱是不能很好地建立功绩。于是他在后来的齐鲁柯地会盟中,拿着三尺宝剑,逼着齐桓公归还夺走的土地,这样使他在多次战争中丧失的土地于片刻之间便收了回来。
他的大智大勇也传遍天下,并为鲁国立下了功绩。管仲辅佐公子纠并不成功,是不能说他聪明的;管仲又在公子纠和小白争权斗争失败后自顾逃命,不能为公子纠而敢于牺牲性命,这就不可以称他为勇敢的;管仲在被小白关押期间,并不感到这是耻辱,这就不能称他为贞节的。
有了这上述三种行为,一般的平民都不愿意与他交朋友。君子更不愿意以他为臣子了。
但管仲却能使自己从牢狱中解放出来,并受到齐桓公的重用,执掌了齐国大政,九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假使管仲在当初身处绝境,身陷囹圄之时就献出了生命,不从长计议,那就哪会有以后助桓公称霸天下的功绩!今天如果君王评价他的下属,不考虑他的功绩,不看到他的主要优点,而只是计较他的小节问题,这便是失去贤才的做法。
所以其人只要有大德,就不必非议计较他的小节;如果有他的可称赞的地方,就不必对他的不足之处吹毛求疵。牛蹄踩出来的水塘是长不出鱼来的,蜂巢里是容不下鹅蛋的,这说明狭小的东西是容不下大东西的。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难成而易败者败:毁坏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易:平坦C.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反:返回,这里指收回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略:简略【参考答案】D略是“简要”的意思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B.昔者,曹子为鲁将兵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C.使曹子计不顾后使管仲出死捐躯D.布衣弗友,人君弗臣今人君论其臣也【参考答案】C分析:A转折,却/顺承,就,B介词,给,替/动词,做;D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B.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C.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之为平D.遁逃奔走,(然)不使其难,不可谓勇【参考答案】D分析:然应为却,表示转折关系。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并十分关注。
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