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望的诗句大全
1.关于望的诗句
关于望的诗句1.关于“望”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望的古诗有以下几首;
1,《静夜思》年代:唐作者: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释义;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2,《锦瑟》年代:唐作者:李商隐,
原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释义;古瑟有弦五十条。柱,调整弦的音调高低的支柱;思读去声,因律诗不得一连出现三个平声。蓝田: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古代著名的美玉产地。
3,《北望》年代:宋作者:陆游,
原文;北望中原泪满巾,黄旗空想渡河津。丈夫穷死由来事,要是江南有此人!
释义;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4,《望庐山瀑布》年代:唐作者:李白,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释义;①“日照”句:《太平寰宇记》:“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贺,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5,《按务东桥驻望》年代:宋作者:宋祁,
原文;岸峻双旌驻,桥横一水长。冻舟真欲住低雁正成行。发发天含籁棱棱野雨霜。停骖重回首直北是吾乡。
释义;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
2.有望字的古诗词
1、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
3、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戴叔伦《湘川野望》
4、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5、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6、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愿因山作寿长保会昌期。——孙逖《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7、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张谔《九日宴》
8、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申欢《兜玄国怀归诗》
9、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重阳阻雨》
10、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白居易《九日寄行简》
11、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崔涂《送友人》
12、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皇甫冉《登山歌》
13、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李嘉佑《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1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5、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3.包含“望”字的诗句和词
必须是诗句吗?题目带望的很多。
1、蜀道难(唐)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2、静夜思(唐)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春台望(唐)李隆基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4、、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5、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6、鹤冲天(宋)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7、玉蝴蝶(宋)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汀憨矗封匪莩睹凤色脯姬!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8、留客住(宋)柳永偶登眺。
凭小阑、艳阳时节,乍晴天气,是处闲花芳草。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潮平波浩渺。
烟村院落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旅情悄。
远信沉沉离魂杳杳。对景伤怀度日无言谁表。
惆怅旧欢何处,后约难凭,看看春又老。盈盈泪眼望仙乡,隐隐断霞残照。
4.请问《望岳》一诗中是如何体现“望”字的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此诗描述眺望泰山的景色.前四句写它横跨古齐、鲁两国之地和两地山色光暗不同,表现了它的绵延广大.第五、六句,写眺望时的主观感受:层云荡胸,激荡着浩然正气;归鸟入目,顿觉眼界开阔.末两句,表现他望之不足,还要登上绝顶,俯望群山.这个结语进一层从反面表现了泰山的雄伟高耸,也表现了作者的雄豪抱负.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此诗系作者早期作品,当时他考进士不中,漫游山东,心中还充满着雄心壮志。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