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戟得矛是什么意思亡戟得矛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亡戟得矛wángjǐdémáo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亡戟得矛】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亡戟得矛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亡戟得矛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近义]有得有失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有失有得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出处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出处[回目录]
亡戟得矛(wángjǐdémáo)
解释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也用来比喻众说不一
出处《吕氏春秋·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有失有得
近义词有得有失
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打仗,一个小卒在混战中把戟丢了,但捡到一只矛。后退时问路人怎么办?路人说同样是兵器,回去没问题。他又问高唐大夫怎么办,高唐大夫说应该回去捡回来,他们两人重返战场,为寻找戟而英勇战死
原文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其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262479.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