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十日谈贯穿了怎么样的人文主义(一)

十日谈贯穿了怎么样的人文主义(一)

发表时间:2024-07-11 13:47:54 来源:网友投稿

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Boccaccio(意大利1313年-1375年)

《十日谈》是继但丁《神曲》之后的“人曲”,薄伽丘是替代欧洲中世纪道德秩序的新道德秩序的先驱;在《十日谈》中那些轻佻甚至放荡至极的篇章背后表现的是对精神世界的颂扬,以及对道德价值的肯定;《十日谈》有意表现人们与命运抗争并学会去征服命运,宣布了欧洲已经进入一个以人和现实生活为中心的崭新时代。——意大利19世纪著名文学评论家德·桑克提斯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伟大的人文主义先驱——薄伽丘是其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人曾经说没有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学巅峰便是不可理解的。薄伽丘开辟了文学世界的一条新路,这条道路一直延续到乔叟、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使欧洲文学成为更加完整意义上的文学。

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代表作。全书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揭开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序幕。《十日谈》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是近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之作,在叙事文学的发展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十日谈》出版后,立即被译成西欧各国文字,对十六七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开辟了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后来的许多著名文学家如乔叟、莎士比亚、莫里哀、莱辛、济慈、丁尼生等都曾从《十日谈》中取得他们作品的题材。可见《十日谈》的影响是超越国界的,是属于整个世界的杰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