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零基预算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零基预算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11 13:54:26 来源:网友投稿

和传统预算编制方法,零基预算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投入一产出”意识。

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是由专业人员完成的,零基预算是以“零”为起点观察和分析所有业务活动,并且不考虑过去的支出水平,因此需要动员企业的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编制,这样使得不合理的因素不能继续保留下去,从投入开始减少浪费,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提高产出水平,从而能使投入产出意识得以增强。

2、有利于合理分配资金。每项业务经过成本—效益分析,对每个业务项目是否应该存在、支出金额若干,都要进行分析计算,精打细算,量力而行,能使有限的资金流向富有成效的项目,所分配的资金能更加合理。

3、有利于发挥基层单位参与预算编制的创造性。零基预算的编制过程,企业内部情况易于沟通和协调,企业整体目标更趋明确,多业务项目的轻重缓急容易得到共识,有助于调动基层单位参与预算编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零基预算极大地增加了预算的透明度,预算支出中的人头经费和专项经费一目了然,各级之间争吵的现象可能缓解,预算会更加切合实际,会更好得起到控制作用,整个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也能逐步规范,预算管理水平会得以提高。

缺点

尽管零基预算法和传统的预算方法相比有许多好的创新,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一些“瓶颈”。

1、由于一切工作从“零”做起,因此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工作量大、费用相对较高。

2、分层、排序和资金分配时,可能有主观影响,容易引起部门之间的矛盾。

3、任何单位工作项目的“轻重缓急”都是相对的,过分强调项目,可能是有关人员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本单位作为一个整体的长远利益。

概念由来

零基预算的思想源于1952年,美国人维恩·刘易斯在他的一篇文章《预算编制理论新解》中提出了一个预算编制中的新论点。

即在编制公共支出预算时,根据什么标准或方法来确定把一定数额的资金分配给部门A,而不是分配给部门B,分配给部门A而不分配给部门B可能产生什么不一样的结果。他认为只有通过“非传统的编制方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而这种“非传统的编制方法”就是后来形成的零基预算编制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