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都有哪些戏剧
1、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
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
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
2、保定老调
保定老调又称老调梆子,是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初为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调,清道光、咸丰年间已具戏曲雏形。
早期老调行当以生、净为主,而生、净两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
流行的地区比较广,除保定外,在沧州、衡水、石家庄、张家口以及北京、天津和山西部分地区都有它的足迹和影响。
3、哈哈腔
哈哈腔又被称为柳子调、喝喝腔,是产生于河北省民间的地方剧种,由冀东南和鲁西北一带所流行的民间弦索小曲演变面形成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河北乱弹
河北乱弹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又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剧种。
产生于顺治末年,分东西两路。
剧目丰富班社众多,艺人辈出,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行当与表演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乱弹艺术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蜚声燕赵艺坛。
5、平调
平调(汉语拼音为píngdiào,英语为PingDiaoOpera)是中国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冀南武安一带。
“平调”也称“武安平调”、“平调剧”。
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由武安艺人以河南豫北怀调为基调,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