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发表时间:2024-07-11 14:31:40 来源:网友投稿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比较公平,利于选拔人才。

与封建社会其他所有选举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它造成了社会流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建政治。科举制使应考之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对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广泛搜罗人才,有着无可辩驳的优点。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