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人的过年习俗
萧山人过年从农历十二月廿日起就渐渐进入“过年”了,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始告终:
夯年糕
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夯年糕大多在农历十二月廿日左右进行,几户人家凑合一起,以二十臼为宜,就是两口饭蒸交替使用,两口饭蒸,一个石捣臼,一个檀木榔头,三张八仙桌,四块年糕印板,就是舂年糕的全副家当了。民间夯年糕的传统手工打的年糕,直径60公分,厚度5公分,面上盖上各种年糕印,味道特别香、糯。
送灶神
竹枝山词这么说:“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这夜每户在贴着灶神(灶司菩萨)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听老人家说,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人之过失,为避免他言之过分,故旧时“送灶”时人们还供上用饴糖所做的糖元宝等,据说为让他吃了粘上牙齿,说话不清,以至可少说、不说人间坏话。现时糖元宝是不供了,但“送灶”时各家仍要点上香烛,夜间屋内香烟缭绕,各色供品耀眼,过新年的气氛一下子到来了。廿三要谢灶,而三十夜要接灶,就是把灶神迎进家,接得越早灶司越好。“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灶司萧山人最信奉的菩萨了。
杀年猪
杀年猪廿三夜一过,杀年猪就开始了,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所以大部分肉是按血脖、里脊、硬肋、后秋等部分分解成块,和灌制的血肠、粉肠等一起,放进大缸里冷冻贮藏备用。一家开杀往往四邻围观。杀年猪是一件实惠实用的事。猪是自家养的,吃起来可以绝对放心;猪头猪尾巴是除夕祝年福的隆重祭品;内脏又是正月里待客的上好佳肴;分送亲友、过年食用后留剩的猪肉就腌起来,腌火腿、腌肋条,正月里家家翻晒,满村肉香。鸡鸭鹅等家养牲畜也宰杀备好。
掸尘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祭祖宗
祭祖宗腊月过世的祖宗是要祭奠的。选一个黄道吉日,在正堂,备一方桌好食,点一对蜡烛,上三注香,斟十二杯酒,烧一堆纸制的元宝银锭,磕几个头,怀念一下祖宗,祭奠一下祖宗。
受岁
受岁(也叫守岁,指年长者),首先要孝敬祖宗,称之“做受岁羹饭”,大致供以年糕、粽子及各式荤素。祭祀的时间要长,须斟酒三次,全家长幼都要跪拜。最后在桌前焚化元宝、银锭和经卷。接着合家团聚家人开始受岁,也即吃年夜饭。若因故不归者,家人于席上摆一副碗筷,以示团圆和思念。俗称“年三十夜吃一餐,正月初一穿一身”,受岁的菜肴最为丰盛,一般不少于十碗,且务必成双。席上必备黄豆芽、冬笋、香干、木耳、香菇、油豆腐、腌白菜、萝卜丝等炒成的“八宝菜”一碗,以图来年“八宝进门”。不准上汤否则来年要吃食犯愁。受岁时其他菜肴尽可享用,惟“元宝鱼”须留待新年动筷,取“年年有余”嘛。小孩还不得吃鸡爪,说是吃了鸡爪会抓破书本,那就读不好书了。吃罢年夜饭长辈都要给晚辈分压岁钱。早先的压岁钱,都用红绳将铜钱串成一串;改用纸币后,则用红纸封包。晚辈得压岁钱后,不能立即打开,而要放在枕头底下压过夜,是谓“压岁”。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故称为“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祭祖宗腊月,过世的祖宗是要祭奠的。选一个黄道吉日,在正堂,备一方桌好食,点一对蜡烛,上三注香,斟十二杯酒,烧一堆纸制的元宝银锭,磕几个头,怀念一下祖宗,祭奠一下祖宗。受岁受岁(也叫守岁,指年长者),首先要孝敬祖宗,称之“做受岁羹饭”,大致供以年糕、粽子及各式荤素。祭祀的时间要长,须斟酒三次,全家长幼都要跪拜。最后在桌前焚化元宝、银锭和经卷。接着合家团聚家人开始受岁,也即吃年夜饭。若因故不归者,家人于席上摆一副碗筷,以示团圆和思念。俗称“年三十夜吃一餐,正月初一穿一身”,受岁的菜肴最为丰盛,一般不少于十碗,且务必成双。席上必备黄豆芽、冬笋、香干、木耳、香菇、油豆腐、腌白菜、萝卜丝等炒成的“八宝菜”一碗,以图来年“八宝进门”。不准上汤否则来年要吃食犯愁。受岁时其他菜肴尽可享用,惟“元宝鱼”须留待新年动筷,取“年年有余”嘛。小孩还不得吃鸡爪,说是吃了鸡爪会抓破书本,那就读不好书了。吃罢年夜饭长辈都要给晚辈分压岁钱。早先的压岁钱,都用红绳将铜钱串成一串;改用纸币后,则用红纸封包。晚辈得压岁钱后,不能立即打开,而要放在枕头底下压过夜,是谓“压岁”。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故称为“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长。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摸黑上山,往附近山上的庙中争烧“头香”。如今大多在看春晚了。
开门炮
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