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作者]辛弃疾[朝代]宋代
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另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标签:壮志难酬讽刺壮志离别词其他目的情感场景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译文我饮酒不需要劝杯,反而担心酒杯空了。分别相离也是可恨的事情,这次的分别是那么的匆忙。酒席上美女贵宾云集,花园外豪富高门坟冢,人世间谁能算是英雄?一笑出门而去,千里外的风吹得花落。孙权刘备这样的人物,才能指使我做事,而不是阁下。我发出种种的感慨,这些交心于你知道。只是感觉自己一生游遍湖海,除了喝醉吟些风花雪月,便是一事无成。身上的所有东西都是陛下赐予,希望我在湖北的作为能使君王明鉴。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注释淳熙丁酉:淳熙四年(1177)。自江陵移帅隆兴:指这年冬天,作者由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迁知隆兴府(今江西省南昌市)兼江西安抚使。被召:指被召为大理寺卿事。司马监:司马汉章。汉章名倬时为江西京西湖北总领,故称之为监或大监。赵卿:不详何人。王漕:王希吕,时任转运副使之职,负责一路漕运等工作,故称之为漕。次韵:依次用原唱韵脚的字押韵作和章。公明:王炎的字。枢密:即枢密使。薨: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叫薨。兴:兴起、产生。兴门户之叹为朝中权贵各立门户、互相倾轧而叹息。按王炎先与宰相虞允文有矛盾,允文推荐权吏部侍郎王之奇代替王炎的官职;后来朝廷又任命王炎为枢密使。其后王炎以观文殿学士太中大夫知潭州,被汤邦彦论欺君之罪,因而落职。再后考宗恢复资政殿大学士之职。故前章及之:所以在词的上片提到这件事。因到官之三月便被召,故云。貂蝉:即貂蝉冠,三公、亲王在侍奉天子祭祀或参加大朝时穿戴。貂蝉贵客:这里实指当朝权贵王炎。苑外麒麟高冢:由杜甫《曲江》“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化出。意谓王炎划为当朝权贵,今已化为墓中异物。人世竟谁雄:人世间到底谁能称雄呢?言外之意,人终有一死,又何必在生前争权夺利呢!一笑出门去:由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化出。千里落花风:因作者被召离任,在淳熙五年晚春,故云。此事:指富贵之事。渠侬:他们、别人。湖海:湖海豪气。即豪放的意气。毫发皆帝力:言自己的一丝一毫都是皇帝恩赐的。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作者辛弃疾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的其它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青玉案·元夕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清平乐·村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更多作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