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的古汉语意思是什么
“绳”在古汉语中的意思如下:
同本义绳子。
墨线其绳则直。
准则;法度王道有绳。
水名金沙江的古称。
山东省的南阳水、北阳水。
继承,通“承”。
衡量。
纠正。
约束;制裁。
称赞。
绳:shéng
一、释义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子。~索。缆~。~梯。~操。~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墨。准~。~正。~之以法。
继续:“~其祖武”(继承祖先)。
赞誉:“~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
姓。
二、例句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
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王道有绳。——《商君书·开塞》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韩非子·孤愤》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绳之以法,断之以刑。——桓宽《盐铁论·大论》
绳息妫以语楚子。——《左传·庄公十四年》
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吕氏春秋》
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小尔雅》
三、组词
线绳[xiànshéng]用许多股棉线搓合成的绳子。
绳梯[shéngtī]两边用绳而磴子用绳、木或金属做的梯子。
头绳[tóushéng]用于束扎发髻或辫子的棉、毛等制成的绳子。
纤绳[qiànshéng]纤夫用来拖拉船只的绳索。
绳墨[shéngmò]木工打直线的墨线。
跳绳[tiàoshéng]一项民间体育活动,由跳绳者自己或由另外两个人持绳子两头,围绕跳绳者从头到脚转圈摇绳或在跳绳者脚下左右两边摇绳来连续跳过绳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