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王小波逝世25周年,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王小波逝世25周年,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发表时间:2024-07-11 16:59:49 来源:网友投稿

王小波逝世25周年,引起了很多人对他的怀念,一生孤独的王小波在身前就像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在世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在死后慢慢的让很多人感到了他的文学作品的可贵。王小波的一生跌宕起伏,非常具有传奇性,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担任过老师,在40岁之前一直做技术类工作,40岁之后,选择辞职做专职作家,靠自由撰稿养活自己,并创造出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王小波的传奇经历与那个动荡的时代有关,他本身出生在一个文化氛围很好的家庭,自己的父亲是人民大学的教授,他的母亲也是一个著名的学者,但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他的父母受到了三反运动的波及,他自己也因为时代的动荡,当过知青,做过工人,由于没法进行高考,16岁的王小波在云南兵团劳动学习,19岁的王小波后来又到了山东,开始下乡插队做知青,并且在机缘巧合时做了当地的民办教师,之后王小波回到北京后,又被安排到西城区做半导体工厂的工人,可以说,他的前半生绝对算得上是阅历丰富,这为他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文学素材。

后来参加高考的王小波被人大的经济贸易学录取,并在之后不久与李银河结婚,发表自己的处女作地久天长,之后王小波又去了美国留学,去欧洲游学,然后回到人大继续任教,在整个过程中他都没有放弃对于文学的热爱,最终在1992年,当了四年老师后,选择了离开讲台,因为他认为当老师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创作,面对外界的否定,他依然坚定地做个自由撰稿人,宅在家里写作,在他生前像黄金时代和地久天长都没有得到,当时写作界同行的认可。在他去世时来他葬礼上的同行也是很少,但随着他们的作品给越来越多的人的影响,慢慢的人们能够发现他作品中深刻的思想。

小编认为任何一本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经典,真正需要的是岁月的沉淀,他的作品看上去写的是人间烟火,但背后反映的却是一个时代的变化。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